首页 > 行政区划网 > 地名文摘

延陵街的得名与变迁

时间:2010-01-27 来源:
  延陵街位于郑州市二七区德化步行街东侧,地处闹市,历史悠久。据《街道志》记载:清光绪年间,江苏人吴某在西关大街(现西大街)南侧开了一家“吴记煤场”,专营密县(今新密市)、荥阳、巩县(今巩义市)煤窑的散煤及南郊农民送来的煤土(黏性土)。民国初年,京汉铁路建成通车,郑州辟为商埠,煤场附近的商人和居民开始增多,往南形成一条宽3米、长200多米的丁字形小街。之后,为方便居民出行,经过整修,又向西拐个弯,向南再向西通往裕信里,可到德化街。
  这条弯多又窄的小街里,住着荥泽县的一位秀才,名叫岳起峰(系宋朝抗金名将岳飞的二十八世孙),曾任县训导,工书法,学问道德为人推崇。有一次,煤场吴掌柜和岳先生的学生靳修生来到住在煤场附近的岳家,吴对岳先生说:“眼下市面大了,这条街还没个名字,很不方便,您老人家学问渊博,请给这条街起个名字吧。”岳先生沉思片刻,反问吴掌柜:“你是哪里人?”吴回答:“祖籍江苏延陵人。”岳先生一笑,说:“你来这里比较早,生意做得好,在市面上有一定影响,又是延陵人,就以你老家的‘延陵’二字做该街的街名吧。”从此,延陵街名被传开,沿用下来。“文化大革命”期间曾改名叫“二七七街”,1980年恢复原名延陵街至今。
  延陵街所处地理位置优越,上世纪40年代,有名的《华北日报》社就设在这条小街东侧,报贩来来往往不断。现代已故著名作家魏巍少年时代就经常来到这里,把文稿送到《华北日报》副刊上发表。在这条小街上,还有一所惠尔康饭店,建有半古半洋式二层八角楼,设有中西餐厅、舞厅以及漂亮的客房,算得上当年郑州的一家豪华饭店,成为达官显贵、军警特宪寻欢作乐的逍遥场所。另外,在街北头还有一所长春镇三、五、七保联办的国民小学(新中国成立后改名延陵街小学),学生们上下学时热闹异常。
  这条狭窄、拐了几个弯的小街,走在里面忽右转忽左拐,弯曲迂回。昔日小街居民们住的是低矮的小屋,行走的是污水四处流淌、垃圾倾倒满街的土路,环境十分恶劣,群众称其是“臭水街”。新中国成立后,延陵街虽经几次整修,但没有彻底改变旧面貌。如今,随着德化步行街的快速发展和需要,延陵街已从西大街穿越南彩小区、汉川街,径直打通到大同路,道路拓宽近30米,道路畅通,整齐干净,街西侧设有较大停车场、箱包批发基地、时尚服装街以及酒店、小吃摊位区。路宽了,环境好了,小街也愈加繁华了。
  (摘自大河报2010年1月14日C15版 王瑞明 杜丰芮 )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