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政区划网 > 历史名城

洛阳

时间:2010-02-05 来源:
  洛阳位于黄河中游南岸,河南省西部。伊、洛、瀍、涧4条河流蜿蜒其间,气候温和,土质肥沃,物产丰富。它西连秦岭,东望嵩岳,北依邙山,南对伊阙。西面的函谷关和东面的虎牢关为东西交通咽喉,北面的孟津为黄河上南北交通的重要渡口,南面的轩辕关是通向荆襄江汉的重要关隘。素有“十省通衢,九州腹地”之誉,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洛阳历史悠久。自夏朝建都,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城市发展史,建都时间共达1400多年,是中国建都时间最长的一座历史名城。
  洛阳的名称曾几度更改。大禹治水划天下为九州,洛阳属豫州。夏朝属斟鄩之范围。商朝归西亳之属地。西周称之为郏鄏、洛邑、新邑、大邑、天室、中国等。战国时始称洛阳。西汉末年称宜阳。东汉改称雒阳。曹魏、西晋、北魏复改洛阳。隋炀帝时先后称东京和东都。唐朝称洛阳宫、东都、神都、东京。五代时后梁称西都。后唐称雒京,后晋和北宋称西京。明朝因避光宗皇帝朱常洛讳改“雒阳”。清以后仍称洛阳。
  洛阳城的兴建,是从周武王灭殷后营建洛邑开始的。西周成王继位后,曾将象征国家王权的九鼎从殷都朝歌迁于此。后来,周平王东迁,洛阳成为东周都城。西汉时,洛阳已成为与长安、南阳呈三足鼎立之势的全国名城。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大兴土木,营建“天下第一大城”,洛阳由此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拥有几万学生的太学,藏书七千车的东观,文人学士蜂拥而至,云集于此,把古代文化发展到空前的繁荣时期。三国时期,曹魏都洛与吴、蜀鼎足而立,其繁荣不亚于东汉。此时的“建安文学”昌盛,在我国文学史上被称为“俊才云蒸”的时代。西晋和北魏两个朝代,分别在洛阳设都52年和42年。此时洛阳城再次得到扩建,并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并在其后为隋唐长安和洛阳城所效仿。这个时期科学文化繁荣昌盛,蔡伦试制的“蔡侯纸”,张衡创制的浑天仪、侯风仪和地动仪,马均发明的指南车、记里鼓车、龙骨水车等,都在洛阳研制成功。贾谊的《过秦论》、许慎的《说文解字》、班固的《汉书》、郦道元的《水经注》等,也都成书于洛阳。公元605年,隋炀帝迁都洛阳,在汉魏故城西边新址营建洛阳城。唐代延用并扩建。隋唐东都洛阳城是洛阳古城史上最鼎盛时期,也是当时东方世界大都市之一。随着隋运河的开凿,漕运得到大力发展,至唐,国内外客商均云集于此,洛阳成为国际贸易都市。隋唐时期的科学文化也非常发达,洛阳学者云集,文人荟萃,图书典籍收藏极为丰富,既是璀璨绚烂的诗乡艺坛,又是四方宗教的汇集之地。公元907年,后梁、后唐、后晋曾先后定都于洛阳,这一时期洛阳仍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九朝古都洛阳在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中,历经沧桑,数千年来一直闪烁着中华民族历史的光辉,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古迹白马寺位于洛阳老城东12公里处,是佛教传入中国官方所设立的第一座寺院,故有“释源”和“祖庭”之称,是中国弘法传教的胜地。龙门石窟在今老城南12.5公里伊水两岸,是中国古代三大艺术宝库之一,开凿于北魏,又历经多个朝代的增雕,形成2100多个窟龛,10万多尊造像的庞大规模,集聚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精华,又是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清山陕会馆,在今老城南关马市街东傍瀍河的地方,是清代山西、陕西两省来洛商人聚居的场所,全部殿宇均为清代木结构建筑,设计雕刻精美,别具一格,为建筑古迹中的精品。此外,还有汉魏王城、西周故城、隋唐故城等遗址;“龙门山色”、“马寺钟声”、“平泉朝游”、“铜驼暮雨”等著名景观。1982年,洛阳被批准成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