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需要热情 更需要理性
然而,热情不能代替理性,救灾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不一定非得亲临现场施救。救灾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的专业培训,仅有热情还远远不够。如果这种热情缺乏理性的支撑,不仅对救灾无益,结果还会适得其反,妨碍甚至延误正常的救助行动,给灾区带来不应有的困扰。
当前,灾区人民最需要的是利用宝贵的72小时黄金救援期救助遇困的生命,最需要帐篷、食物、干净的饮用水、药品等救灾物资,因此也就更需要交通运输的通畅以保障这些救灾物资及时到达。
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公司和个人并没有专业救援知识,仅凭一腔热血,自行驾车前往灾区,导致通往灾区的道路严重拥堵。据央视记者介绍,因各路救援盲目涌往灾区,导致雅安地区道路拥堵,伤者出不来,救援进不去,通往四川雅安芦山的公路,拥堵的车流长达30公里。此外,由于很多前往灾区的热心人士没有专业知识,不仅起不到救援作用,反而会占用灾区人民紧缺的安全住宿、食品、饮水以及电力、通信等宝贵资源,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灾区的压力和负担。
有网友在微博上紧急呼吁:“跪求志愿者们,不要再去芦山和宝兴了!救援部队和大型设备全被堵在外面进不去!里面全被私家车给堵住了!谢谢你们大爱,但给救援队让条路吧!求各路微博名人,呼吁捐助组队救灾之余,也看看灾区真实困难,不是缺人缺物,是缺路呀!”可见,这些热情人士给当地救援带来了多大的困难!
灾难救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规划、统一指挥和协调配合,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要求的,救灾必须科学、有效、有序、有力地进行。救灾需要热情,但更需要保持理性,否则欲速则不达,反而会给救灾活动添堵加乱,这恰恰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责任编辑:杨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