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三年内基本覆盖城市社区
据介绍,截至2012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占总人口的14.3%,预计在2013年将突破2亿,2034年突破4亿,2054年突破4.72亿。
与许多国家养老社会化进程相比,我国的老龄化还呈现失能老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贫困老人比例高等特点。据统计,目前中国有失能老年人3600万,高龄老年人2200万,空巢老年人9900万,贫困和低收入老年人2300万。
窦玉沛表示,对于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的老年人,采取集中供养或分散供养的方式,由政府负责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并提供无偿的养老服务;对于80周岁以上的低收入老年人,逐年建立高龄津贴制度。对于生活困难的老年人,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为他们入住养老机构或接受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供资金支持;对于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根据其失能程度等情况给予护理补贴。
据了解,在居家养老方面,以保障高龄、独居、空巢、失能和低收入老人为重点,借助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服务。
在社区养老方面,推进托老所、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站、老年康复中心等社区养老设施建设,不断改善老年人的居家养老环境。
在机构养老方面,加强社会福利院、养老院、护理院、老年公寓、敬老院等各类养老机构建设,增加养老床位,到2015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30张,养老服务设施基本满足社会需求。
窦玉沛指出,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对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在规划建设、土地供应、融资贷款、税费优惠、人才培养等方面予以扶持。推进民办公助,对于民间资本举办的养老服务设施,政府给予相应的建设补贴或运营补贴。
同时,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发展规划,开展养老服务专业学历教育,培养老年服务管理、医疗保健、护理康复、营养调配、心理咨询等专业人才,推行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
到2015年,初步形成一支以养老护理员为重点,遍及养老服务各个领域,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素质优良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该论坛与第二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同期举办,由民政部、北京市政府和全国老龄办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北京市民政局和北京市老龄办联合承办。
责任编辑:杨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