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全面推进平安边界建设工作
时间:2013-05-21
来源:
加强领导 狠抓落实
全面推进平安边界建设工作
近年来,我省的平安边界建设工作,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民政部的及时指导和省民政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民政部关于贯彻落实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意见的通知》、《河南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和《河南省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平安边界建设工作任务,促进了界线附近地区的社会稳定,界线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2011年12月底,民政部办公厅在对河南省综治委《关于征求我省有关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评价意见的函》的复函中明确指出:“几年来,河南省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不断加强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突出为民主线开展创建活动。全省把深入开展平安边界建设作为维护边界地区社会稳定,推进平安河南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予以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统一思想认识,提出明确要求。省民政厅认真履行依法管界职能,积极参与并大力推进全省平安边界建设工作。”“全省建立了平安边界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制定了全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平安边界创建工作考评办法等政策文件;由河南省牵头,先后与周边六省分别签订了平安边界创建协议;”“开展了全省平安边界创建考评活动,省民政厅和各省辖市民政局把平安边界创建活动纳入了领导目标考核责任制,狠抓各项制度和措施的落实,保证了全省平安边界创建活动的顺利实施。河南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和平安边界建设各项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多次受到民政部表扬。2009年底,民政部会同中央综治办等单位在郑州召开了全国平安边界建设工作会议,既是工作部署会,也是现场观摩会,表明了中央综治办、民政部等部门对河南省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工作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自平安边界创建工作纳入全国综治工作考核评比范围以来,河南省平安边界创建考评工作一直位列全国并列第一。”这既是对我们的肯定和赞扬,也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励。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措施得力
河南省委、省政府和省辖市、县(市、区)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平安边界建设工作,把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工作作为平安河南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来抓,列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的重要内容,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2011年7月,省综治办、省民政厅联合制定了《河南省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和《河南省平安边界创建工作考评办法》(豫综治办〔2011〕57号),进一步明确了平安边界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创建目标、部门职责、工作措施和考评办法,提出了创建平安边界的具体要求,对平安边界建设进行了专题部署。各级民政部门都把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年度民政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做到了工作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检查,年终有总结。省民政厅冯昕厅长和李长训副厅长都多次强调要认真履行界线管理工作职责,扎实做好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确保边界地区的和谐稳定。省本级界线管理工作经费已列入省级财政预算,每年都能及时足额下拨到有关省辖市、县(市、区),保障了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18个省辖市民政局也都把平安边界建设工作作为民政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目标考核责任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完善措施,狠抓落实。安阳、鹤壁、新乡、濮阳4市每年联合召开一次平安边界建设会议,研究平安边界建设工作。信阳、南阳2市定期召开平安边界建设联席会议,加强友好关系,落实“纠纷共调、执法共助、边界共保、发展共促”的睦邻友好长效机制,确保边界地区平安和谐。
二、制度完善,边界稳定
为切实做好平安边界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依法管界能力,按照民政部和省综治办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活动的总体要求,我省在分析、研究新时期界线管理工作新情况、新特点的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健全完善界线管理工作制度,先后制定下发了《河南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河南省平安边界线建设实施办法》、《河南省平安边界建设考核细则》、《河南省行政区域界线界桩管护办法》、《河南省市、县两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实施办法》、《河南省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河南省平安边界创建工作考评办法》、《河南省行政区域界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规章,其中《河南省行政区域界线界桩管护办法》被民政部转发各省(区、市)参阅。同时,由我省牵头,先后与河北、山东、陕西、山西、湖北、安徽等周边6省民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的通知,促进了我省省界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我省毗邻省界的信阳、安阳、三门峡、洛阳、济源、焦作、新乡、濮阳、开封、商丘、周口、驻马店、南阳等13个省辖市也分别与周边相邻省的省辖市签订了平安边界建设协议。省界沿线的各县(市、区)、乡(镇)民政部门在加强沟通、加深了解的基础上,相互签订了平安边界建设协议,并确定每季度互访一次,经常交流边界信息,妥善处理有关问题。目前,全省18个省辖市、158个县(市、区)与周边地区全部建立了界线管理信息沟通、经验交流、定期互访、矛盾排查、纠纷调处的长效工作机制。各乡(镇)之间、村组之间都签订了维护边界地区平安稳定的友好公约。
2011年9月,省综治办、省委维稳办、省民委、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等10个厅(委、办)共同召开会议,正式建立了河南省平安边界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主要职责,强化了部门职能。联席会议由省综治办协调指导,日常工作由省民政厅负责。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平安边界建设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通过制定法规,完善制度,使我省边界地区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密切了关系,加深了友谊,增进了感情,维护了边界地区的和谐稳定,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三、联检规范,界桩完好
对行政区域界线进行联合检查是国务院《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和《河南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赋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民政部门的职责,是界线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制度,对于维护边界地区的社会稳定,促进边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按照民政部和省民政厅的部署,我省扎实开展了2万多公里的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界线5年一次的联合检查工作。联检中,各地按照“共同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通过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联检方案、进行实地联检、编写联检记录、通报边界情况、解决争议问题、签署会议纪要、汇总联检资料、上报联检报告等工作,确保了联检质量,解决了边界纠纷,消除了矛盾隐患,巩固了勘界成果,维护了边界稳定。一是查清了界线现状。界线两侧地物、地貌无明显变化,界线实地走向清晰可辨,与协议书及其附图核对未发现异常情况。二是明确了界桩管理责任,确保界桩完好无损,对丢失、损坏和移位的界桩都及时进行了补栽和复位。三是清除了界桩周围的杂草、遮挡物,用红漆对界桩面上的文字进行了重新描绘,保持了界桩位置准确,埋设牢固,明显易见,注记清晰。四是充实完善了界线档案,保持了界线档案的系统、完整和规范。五是进一步宣传了边界管理政策法规,及时排查问题隐患,确保了边界地区的安全稳定,使边界地区呈现出了政通人和、百业兴旺、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界桩是界线管理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管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界线管理的成败。各级民政部门都严格按照《河南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河南省行政区域界线界桩管护办法》要求,建立健全了界桩管护制度。一是由乡村挑选责任心强、有一定文化知识、热心界桩管护工作的村干部或村民担任界桩管护员。信阳市和所属各县(区)及周口市的郸城县把界桩管护员的名字、照片、联系方式和所管护的界桩编号都印制在行政区划图上,形成了行政区域界线界桩管护示意(分布)图,能直观地反映出当地界桩的分布和管护员的具体情况。二是实行三级管护责任制。即省辖市对县(市、区)、乡(镇)和管护员实行三级管护,省辖市与县(市、区)、县(市、区)与乡(镇)、乡(镇)与管护员逐级签订界桩管护委托书,明确管护职责。三是由省里统一制作样式相同、内容一致的管护证,发放到每个管护员手中,实行“一桩一人一证”制度,为每个界桩颁发身份证。四是及时培训界桩管护员,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五是落实好界桩管护费。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省界界桩管护费由省财政解决,每桩每年500元,年底根据界桩管护情况及时足额发放到管护人手中。市、县两级界线界桩管护费由同级财政负担,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四、标准统一,档案完整
行政区域界线档案是各级民政部门在日常界线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音像等不同载体的历史记录,是做好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处理边界纠纷,维护边界地区稳定的重要依据。为切实做好界线档案管理工作,保证界线档案的清晰、整洁、完整和规范,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主要工作:一是注重制度建设。省民政厅制定下发了界线档案管理相关制度,如档案管理制度、档案归档制度、文书归档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查阅制度、档案室安全制度、档案员守则等7项制度。信阳、安阳、平顶山、南阳、新蔡等地做到了制度上墙、入脑,用制度规范工作,用制度推动工作。其他地方也根据单位实际普遍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二是注重硬件建设。大多数省辖市、县(市、区)有单独的档案室,为规范档案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硬件设施基本齐全,大都配置了专用电脑、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照相机、防火、防盗、防虫、防潮等设备,为管好档案提供了保障。三是注重人员建设。各地都有专门的档案员管理界线档案,确保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四是注重规范化建设。对各种界线档案,都按要求进行整理、立卷、归档和管理,做到随查即有,随找即到,服务领导决策,服务经济建设。五是注重电子档案建设。几年来,各地聘请技术人员对界线档案进行了电子化处理,拓宽了界线档案的管理渠道。我省在界线档案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受到了民政部全国勘界工作办公室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五、职责明确,配合密切
平安边界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纵向涉及各级政府,横向涉及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为加强对全省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推动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积极参与创建活动,促进全省平安边界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实现边界地区平安稳定,我们积极向省综治办和有关单位汇报和通报平安边界建设工作情况,建立了由省综治、维稳、民族事务、公安、民政、司法行政、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等10个部门组成的河南省平安边界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省民政厅主管负责同志为总召集人,上述10个部门的业务主管处长(队长、主任)为联席会议成员。其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全省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政策、措施,向相关部门提出有关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建议;总结、交流、推广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先进经验;研究议定平安边界建设工作年度考评方案及考评结果;组织开展平安边界创建示范活动,确定平安边界评选表彰的范围;上报全省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指导、督促、检查各地的平安边界建设工作;协调处理平安边界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联席会议由省综治办协调指导,日常工作由省民政厅负责。联席会议设立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民政厅。联席会议不定期召开,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由省民政厅负责召集。联席会议以座谈交流、协商会谈形式为主,必要时,可以进行实地考察和召开现场会。经过全省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目前,全省上下基本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靠前指挥、业务部门组织实施、边界地区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组织协调工作机制。我省民政厅作为主管全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利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特别是平安建设这一平台,与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按照《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建设的意见》、《河南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和有关政策规定,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工作,努力推进平安边界建设,为全省边界地区的和谐稳定、经济社会稳步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09年年11月,全国平安边界建设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河南省民政厅在会上作了题为《加强领导完善制度 认真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经验介绍,与会的民政部领导和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代表对我省的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工作中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如个别地方民政部门的同志对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深、界线管理工作经费不足、部分从事界线管理工作的新同志业务不精,等等。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领导,完善工作制度,提升工作能力,抓好工作落实,为维护边界地区的平安稳定、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杨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