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政新闻 > 媒体聚焦

700多位孤寡老人的“儿子”

时间:2013-08-26 来源: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 胡巨成

  本报通讯员 李  强  蔡  丽

  8月22日,一群来自潢川县双柳树镇敬老院的老人们,在南湾湖风景区内游玩。陪同他们的是“全国敬老之星”黄久生,17年义务赡养家乡700多位孤寡老人,老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儿子”。

  吃百家饭长大

  事业有成反哺家乡

  黄久生6岁那年冬天,妈妈去世了,父亲长年在外靠修补盆维持生计。他带着妹妹生活困窘,乡亲们看在眼里,挂在心上。大婶拿来一块窝窝头,大叔送来半瓶煤油……黄久生这个不爱说话的孩子,心里记着乡亲们的好。

  1983年,18岁的黄久生背上行囊,只身来到郑州。在工地师傅们的指点下,他从搬砖提泥的小工干起,直到现在成为中建七局民工队队长,手下有农民工一万多人。

  他们大多来自黄久生的老家双柳树镇。2004年,他发起成立“中共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被镇党委任命为支部书记。这是农民工自己的家,新人来了,黄久生手把手地给他们“开小灶”,让他们吃上“手艺饭”,并时刻关注他们有啥困难。

  黄久生每年都组织农民工体检,端午让工人们吃到粽子,中秋让大伙儿能吃上月饼。去年国庆节,他在郑州的剧院里包专场豫剧,请农民工和家人看戏。

  温暖的力量让黄久生的队伍“能征善战”,他们承建的工程两次获得“鲁班奖”,还创造了50余项省、市优质工程,被誉为“河南建筑业的一支劲旅”。

  孝老敬老

  成700多位老人的“儿子”

  1986年春节,在外打工3年的黄久生第一次回家,为乡亲们买的衣服、食品,拉了整整一拖拉机。村里每家每户都收到了黄久生的礼物,而他却几乎花光了全部积蓄。1996年春节,他再次回家时拿出两万元钱,让镇政府为孤寡老人买肉、米,高高兴兴过年。     

  从此,他每年都要为全镇的五保老人们买米肉、买衣服,从最开始的两万元,到近几年的每年十几万元……17年从未间断。

  2008年,黄久生出资在镇上建了一家敬老院,入院的孤寡老人,除享受国家政策补贴外,其余费用由黄久生负担。他经常回家为老人过生日,还亲自下厨为老人们做饭,现在全镇700多位五保老人都把黄久生当儿子,只要他一回来,大家就拉着他的手不放。

  黄久生也将改变家乡面貌当作一份责任。2007年,他投资为夏楼村民组每家都安装了自来水;2010年捐资260万元为隆古乡新修一条道路;先后资助了22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近日,他再一次荣登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推荐榜单。③12

责任编辑:杨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