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张秋,用爱点亮心灯
一个人的“社工指导中心”
张秋今年38岁,沉稳、踏实中,透着温和与宁静,那一脸的微笑,让人感到亲切和信任。
她是宝丰县社会工作指导中心的主任。官不大,名气却不小:因为她的工作性质,因为她是宝丰县第一个社工师,因为她有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张秋原来学的是电子专业,1996年分配到县烟草公司上班。2001年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翌年底调入县民政局,分别在低保办、行政服务中心民政窗口、婚姻登记处、办公室等岗位工作。2011年6月,张秋成为宝丰县社工指导中心唯一的领导兼工作人员。
屈指算来,10多年的民政工作,张秋看多了弱势群体的种种挣扎和绝望。开始时,每当看到一些特困和弱势的人们,她总是忍不住悄悄给他们塞钱。那些人感动而又感激的眼神,总让她难以忘怀,使她不断思考并认识到,社会工作能帮助别人提升自己,同时,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自助、“授人以渔”的帮扶方式。
2008年5月汶川地震后,张秋赴川参加了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她深入重灾区安县茶坪乡和晓坝镇灾民安置点,不分昼夜地进行援助。当年6月,国家首次组织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张秋成为全县第一个社工师。
2010年7月,她受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邀请,在该所玉树工作站工作了一个月,她和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王文忠等人一起,参加中国红十字会心灵阳光工程工作组,慰问和援助玉树灾区的一些灾民及学生。
张秋说,在玉树时工作很辛苦,但很开心,很充实。她常常庆幸自己能亲临灾难现场,使自己变得强大和包容。她知道了除了生存之外,还有一种活着叫“存在”。直到现在,仍常有被她帮扶过的四川朋友来电话问候,也常有玉树的朋友给她道一声“扎西德勒”!
感人“慈善”故事点亮盏盏心灯
接下来的采访中,也让记者在感动的同时得到了社工“脱盲”教育。
◆街头偶遇◆
11月15日7时许,宝丰街头,冷风习习。在小吃街马记餐馆门口,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推着一辆后座装有废纸箱和挂着饮料瓶的旧自行车,正和卖菜馍的小贩探问着价钱,然后眼巴巴地看着,久久没有离去。
“没吃饭又忘了带钱吧?”一位30多岁的女士微笑着说。并扭头让老板盛了一碗豆沫,让卖菜馍的切了一个菜馍。“过来吧,坐下来一起吃!”
老人愕然,在尴尬中推辞着。
“你遇上好人了!快吃吧。你刚才还和我讲价钱哩,我今天也大优惠了!收一个菜馍的钱。”卖菜馍的说着,给了老人一个半的菜馍。
这位女士正是张秋。当时记者就在卖菜馍的附近,而张秋并不知情。
◆一把野菜◆
2010年4月,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太太对张秋说,老伴80多岁了,因脑溢血后遗症无钱医治,瘫了几年,自己也浑身是病,却吃不起药,只能强忍着,还要伺候丈夫,操持家务。为凑足到县里求助的路费,老太太托邻居把院里香椿树上的树芽掰掉,又到地里挖了些野菜,然后一起背到集上卖掉。那天,张秋及时汇报,及时处理,老人领了200元钱蹒跚着走了。临走时千恩万谢,非要留下没有卖完的一把野菜。
◆“今天又给人钱了……”◆
城关镇一个妇女,夫死儿病,家中极难。
到民政局求助时,因救助资金拨付手续流程严格等原因,她情急之下哭着走了。张秋紧跟着到了楼梯口,掏出兜里仅有的200元钱:“我帮不了你太多,先带孩子到医院看看吧。”那母亲突然跪下,泣不成声地连连道谢!这情景,恰被张秋一同事看见。
回到家中,张秋告诉老公:“今天又给人钱了。”习惯了的老公说:“给就给吧,不给你心里会更不安的!”
◆三盆菊花的故事◆
年近六旬的李仙草是个花工,和张秋非亲非故,却连续三年每年给张秋送来三盆盛开的菊花。
据了解,李仙草家境贫寒,长年和患病的母亲相依为命,一生没有婚娶。因为养花种草,因为清理旧报纸,因为废品的处理,在所有的交往中,张秋常给他倒一杯热水,说几句暖话。后来,张秋把家里的废品也给了他。特别是在2011年冬,张秋老公新买的一件羽绒服穿上不合身,就连同一些旧衣服送给了李仙草。李仙草差点掉泪。
连续三年,三盆盛开的菊花。李仙草说:“这是我专门给您种的,我一种花就想起来您对我多好,等着开花了就赶紧给您送来。”
张秋对记者说:“其实我帮李仙草的并不多,让他感动的,应该是我对他的尊重和一视同仁。”
一件件,一桩桩,类似的故事很多。张秋说,每一个人都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社会工作所做的,只是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用无私的爱点亮一盏盏心灯。
带着儿子做“社工”
张秋深知,想帮助更多的人,必须依靠更多人的力量。她见人就介绍自己是社工指导中心的,然后讲社工的意义和理念,讲专业帮人的方法和技巧。现在,她身边的亲朋好友和家属院的邻居,连她老公单位的同事等,都被带动着积极参加社工学习,报考社工职业水平考试。她的外甥女大学毕业后,也一次通过了助理社工师的职业水平考试。
张秋的儿子齐越今年15岁,已是一个很专业的“业余社工”。张秋说,儿子小时候作业写完了,会翻翻妈妈的书本,还问一些相关的事儿。那时候张秋就给他讲,帮助人最好的方式不仅仅是给一些钱和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充分尊重对方的前提下,还要帮他树立信心,让对方具备从根本上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
今年5月,张秋在介入帮助13岁“问题”少年刘星(化名)时,儿子齐越自告奋勇要和刘星做朋友。当时,13岁的刘星还没吃过肉,平时不说话,也不和人接触,特“懂事”、省事。经了解才知,刘星家境贫寒,父亲早亡,母亲智障,先是在家族里寄人篱下,后被送到县福利中心抚养。成长中的创伤,让刘星坚强并早熟。
了解情况后,张秋就和儿子一起,首先表示很高兴认识稳重、懂事、勤劳、自我管理能力强、乒乓球打得又好的刘星同学。接着,儿子齐越星期天陪刘星打球,把自己的杂志和书籍送给刘星。慢慢熟悉后,发现刘星在开朗的背后,隐藏和压抑的是太多不被觉察的孤单和痛苦。暑假里,齐越就和刘星一起帮助儿童托管中心布置教室,积极参加消防知识讲座和逃生演练等,还抽空领刘星出去吃饭、逛街。开学前,齐越领着要上初中的刘星去购买文具和学习用品。现在,刘星提到齐越时就说“俺哥说了……”小脸激动得通红,往往掩饰不住绽放出来的笑容。
“我愿一生做‘社工’”
记者在采访中,还看到了这样的情景:母亲眼里她“从小爱做善事,有点傻”;同事说她爱学习,除了工作,就是看书;领导认为,她在工作上靠得住,不乏创新意识。而张秋自己却说,“我是一个幸运儿,活得很充实,很满足,常常容易被感动而开心。我总会遇到很多好人,会做成很多想做的事。”她最自豪的是成功鼓动了很多人参与和支持开展社会工作。她对记者说,“我愿一生做社工!”
张秋说,目前社会工作职业化的道路还很长。她认为社工是以助人自助为核心价值理念的一种职业。社工运用专业方法,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专业服务。而现实中社工的“岗位不稳定、薪酬水平低、社会认知不强、职业价值难以体现”等问题,是阻碍“社工”从事社会工作的重要原因。
最后,她建议说,政府和一些民间机构应多设岗位项目,为社工发挥专业技能提供平台,让社工有施展专业价值的途径。同时,可以在专业社工岗位的设立、社区专业社工的进驻以及组织吸纳社工等方面多开“绿灯”,为社工提供更多稳定对口的就业方向,在待遇方面争取能给社工专业人才解除后顾之忧。⑦6
责任编辑:杨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