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柴门寒窑”里的冷暖
时间:2013-12-16
来源:中国社会报12月12日4版
郭文学 元中亮
城乡低保刚开始推行时,由于标准低,人们不在乎,再加上宣传也不到位,群众不了解,干部不认真,导致工作不扎实,“ 人情保”泛滥,甚至出现了群众所说的“ 开着轿车领低保”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低保不断提标,相关的配套政策逐渐完善,群众逐步看重低保,不公、不明、不正的问题引发了群众的热议,骂干部、怨政府,个别人甚至仇恨社会诋毁党,使好端端的民生政策走了样,成为新的信访源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为将这团“ 乱麻”厘清,我们发动系统干部职工100 余人,分成4 个工作组,不打招呼,不要陪同,拿着低保名单,直接入户,对照户口簿,现场核实情况,估算收入,填写意见,对不符合规定的低保对象,一律公示取消。五龙镇民政所徇私情为土地所所长全家办低保,民政所所长被就地免职,并在全市进行了通报。某局长母亲吃低保,被民政局局长当场去掉,对低保金进行了追缴。通过一轮“ 过筛子”,基本解决了低保不公的问题。但我们觉得还不够扎实,不够彻底,感觉到还需要再走访、再调查。
在第二轮走访中我们发现,有的村看似程序符合,但低保评议人员由村干部指定,能够评上的都是村干部或评议人员的亲戚,一些智障、孤残群体因为对村干部“没什么用”,各种待遇都靠边站。河顺镇百石湾村的李庆林患有淋巴癌,父亲几年前去世,和老母亲种着两亩薄田勉强度日。因为没钱,不敢到医院看病;因为没钱,房屋梁用的是捡来的露出了钢丝的废弃电线杆;因为不是村干部“自己人”,一直吃不上低保。又穷又病的他,没有娶上媳妇。三十多岁的汉子当着走访的民政干部的面痛哭流涕地说:“要不是老娘,我都有住监狱的念头了,到那里好歹有饭吃。”
通过两轮走访,我们意识到:人民群众最憨厚,最实诚,也最容易满足!不是群众不听党的话,也不是群众不好管,根本问题是群众中很难见到干部了,干部和群众坐不到一块儿,更想不到一块儿。群众有怨不能伸,有苦无处诉,甚至有些困难群体的权益被“忽略不计”,发不出自己的声音。我们感觉到:传统的工作方法已经不适应新时期民政工作,民政部门自得其乐、优哉游哉的优越感必须破除;民政干部坐在办公室里,等群众上门来找,以施舍者自居的“ 官老爷”思想必须破除;上面的资金下来,发个文拨到乡镇完事的“ 过道”式工作机制必须破除。我们认为:只有走得进柴门,钻得进寒窑,坐得下病炕,身体上接触到群众,思想上才会融入到群众,感情上才会心疼群众。只有你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你当亲人,才会对你掏心窝子。为此,我们在全市深入开展了“ 访贫问苦解民忧”活动,我们把活动当作一种载体,一种理念,一种常态,带着问题走向村村寨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病人床头,与群众拉家常、谈感受、交朋友。无论七月流火、酷暑难当;还是寒冬腊月、滴水成冰,在林州大地上,在红旗渠畔,到处活跃着民政局兄弟姐妹访贫问苦的身影。全市542 个村、1643 个自然村,没有我们民政干部没走到的! 哪个困难户家在哪里住,没有我们不知道的!困难群众家里啥情况,没有我们不清楚的!对走访的困难群众,做到了户户有走访记录,户户有照片,户户有档案资料。在这场“ 访贫问苦解民忧”活动中,民政干部是收获最大的。大家沉淀了浮躁,过滤了浅薄,纯洁了灵魂。单位里笑声多了,矛盾少了;下基层多了,坐机关少了;比真情多了,比享受少了;干事创业的多了,瞻前顾后的少了。民政干部李勇说道:“每次到群众家中,我就感觉到有一种责任,每当为群众解决一些困难,我就为自己是一名民政干部而高兴。”
越走心里越热乎,越走越和群众心贴心。古代关公是千万民众的精神寄托,老百姓为他修了关帝庙。打土豪分田地的时候,老百姓称赞共产党是活菩萨。事实证明,虚情假意糊弄不了群众,群众从实践中考验了我们,从感知上认识了我们,与我们的距离越拉越近,与我们的感情越交越深,群众把我们民政干部当成知心朋友,有苦向我们诉,有难向我们求,有话向我们讲。群众来到县城办完事,有时间总要到民政局歇歇脚,喝口水,反映情况,了解政策。群众把民政干部当成了家中的一员,只要隔一段时间不去群众家,群众就会联系我们。每次活动结束后,我们与群众的感情就更亲近一步,只要有一件事没有为群众办好,有一个困难没有为群众解决,我们的心里就过意不去。
(作者单位:河南省林州市民政局)
责任编辑:杨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