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政新闻 > 媒体聚焦

网络祭扫:让清明追思多一种选择

时间:2015-04-02 来源:中国社会报
本报记者 柳旭

 

  媒体报道,3月22日,南京全市有70 万人出门祭扫,市区20多个墓园都出现了人群爆棚的情况。据南京市殡葬管理处发言人介绍,这是历史上南京市祭扫市民单日最多的峰值,比2014 年同期增加50%。

 

  “在清明节期间,人流、物流、车流集中,存在不少安全隐患。”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所长李伯森告诉记者,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可以通过网络祭扫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能实现无碳祭扫,还能通过手机实现随时随地祭扫。

 

  为了解大家对网络祭扫的态度,该研究所于清明前夕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民间对网络祭扫究竟持怎样的态度?要开展网络祭扫需解决好哪些问题?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数据显示:70%被调查者愿意尝试网络祭扫

 

  在2013年“ 两办”出台的《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党员、干部应当带头文明祭奠、低碳祭扫,积极参与网络祭扫等现代追思活动,带领群众逐步从注重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以精神传承为主上来。

 

  “我们就是要了解一下大家对网络祭扫的态度,看看发展潜力。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殡葬改革也应该和新技术结合起来,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推动殡葬改革。”谈到发布调查问卷的初衷,李伯森说。

 

  从2月开始,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开始收集问卷,截至记者发稿时,共收到有效问卷301份,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超过70%的被调查者愿意为逝者通过网络祭扫的方式慎终追远。

 

  在被调查者中,20-40岁的171人,占56.8%,41-60岁的122人,占40.5%。李伯森分析,前一个群体属于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忙,且绝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因此,更加关注网络祭扫问题,而后一个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越来越关注与殡葬相关问题,包括网络祭扫。

 

  “在能够接受网络祭扫的人群中超过80%的被调查者希望建立家族式的祭扫空间,说明国人很看重血缘和宗族关系。”李伯森告诉记者,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60%的被调查者能够接受不留坟头、不保存骨灰的安葬方式,说明近年来有关殡葬改革的宣传引导起到了作用,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逐步改变。

 

  不赞同者:网络祭扫没有面对面的心情

 

  “先清扫墓碑周边,然后摆放祭品,点香,依次磕头,最后到统一地点烧纸钱。”今年33 岁、家住北京丰台洋桥的市民史先生告诉记者,每年清明扫墓,他从过去跟着大人走,到现在自己带队,一晃快20年了。

 

  “比较发愁的事就是堵车,来回80多公里的路,去时快,回来慢。”史先生说,“7 点出发,8点到,回家差不多得12 点,家里上岁数的人不方便。”

 

  史先生的家庭比较传统,没进行过网络祭扫,他本人也从没听说过网络祭扫这个词。“ 不知道如何进行,暂时也不打算这么做,感觉就像只发短信不见面一样,没有那种面对面的心情。”史先生说。

 

  耿先生的老家在安徽省太和县,目前在杭州工作。从求学时期算起,他已经离家在外8 年了,但在追思先人的重要日子里,他还是要赶回家。

 

  “我们那边不是很看重清明扫墓,而是注重年底去祖坟扫墓,以及先人去世一周年和三周年时的祭扫。”耿先生告诉记者,印象里,清明时他大都有事,不怎么回家,但先人去世周年时他肯定会回去。

 

  说起网络祭扫,耿先生表示他不太了解,也不会尝试。“ 追思先祖,这是传统,网上的所谓扫墓不过是偷懒的把戏,并不能真正地有所裨益。”耿先生说,“慎终追远,身必躬亲。”

 

  网络祭扫要通过技术创新便民利民

 

  记者在百度中搜索“ 网络祭扫”,发现有不少网站提供类似服务,打开其中几家,在网页醒目位置都有“ 创建纪念馆”的链接,点击进入后需要输入个人信息和被纪念人基本资料,同时有多种墓碑模板可供选择,有些网站还设置了“ 香火榜”,被纪念人按祭扫热度排列,照片及生平一览无余。

 

  网络祭扫的概念在国内出现是2000 年之后,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精神需求的多元化发展起来的,为了响应国家节约土地资源的号召,一些公司开始开展相关服务。

 

  李伯森分析,这些年网络祭扫不被认可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有些网络祭扫的迷信色彩浓厚;二是已有的网络祭扫平台功能比较单一;三是原来大家上网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四是收费没有标准,很多是非公益性运营;五是诚信机制不完善,个人信息常被泄露。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目前国内大概有200 多家从事网络祭扫的平台,但营利的比例很低,这其实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李伯森说,网络祭扫平台应该是公益性的,还应有政策宣传、文化传承、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标准推广、产品公示等功能,这也是研究所正在开发的“ 全国网络祭祀公益服务平台”的努力方向。

 

  2014年清明期间,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苏畈桥社区志愿者曾帮助外来务工人员登录社区服务网,在清明节特别设置“ 网上祭扫”专区,为已故的亲人献“ 鲜花”,写祭词,让不方便回家的人通过网络寄托哀思。

 

  李伯森表示,殡葬改革是社会习俗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网络祭扫是一种发展趋势,但并不是要完全取代实地现场祭扫,而是给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在尊重丧俗传统的同时,通过技术创新,达到便民、利民的效果,既能寄托哀思,又能实现低碳。


责任编辑:杨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