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老地名留住乡愁
时间:2016-05-20
来源:区划地名处
“让更多老地名留住乡愁”,4月27日,河南省民政厅网站刊登了一则民政要闻——“河南省民政厅下发《关于加强老地名保护工作的通知》”,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人民网、新华网、中国青年网、新浪网、凤凰网、中原网、商都网、大河网、大河报、郑州晚报、河南广播电台等各大知名网站、报纸及电台进行了转载评论。5月10日,《河南日报·焦点网谈》以“呵护老地名,留住那缕乡愁”为题进行了报道。
老地名承载着民情风俗,历史掌故和地域特色等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化价值。地名是历史的记忆,是文化的浓缩,是乡愁的载体。保护老地名的举措,得到了社会各界及专家学者的关注。众多网友在评论中都提起了那些老地名背后有趣的故事。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民俗专家杨旭东认为,“保护老地名,就是保护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加强老地名的保护是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的重要环节,是省厅区划地名处落实“践行三严三实,狠抓工作落实,实现晋位争优”的重要举措。这项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并以其“盘存量、严把关”的特点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认知。一是盘存老地名资源,弘扬老地名文化。对区域内存量地名进行调查和评估,搞清历史地名、现代地名、消失地名、注销地名的数量及地名沿革、空间分布、文化特点等情况,对重要地名文化遗产,要实行挂牌立碑标示制度。对消失地名、注销地名,要建立专有数据库,储备地名命名更名词源。充分利用存量地名资源,对体现人文历史风貌和地理特征的具有文化遗产价值的地名通过各种形式保留、重新启用、派生或移植使用,弘扬老地名文化。二是严把老地名更名关。从严控制老地名的更名与注销。建立健全专家论证、群众意见征询、社会听证等各项制度,让社会各界和群众更多的知晓老地名,并参与到老地名的保护工作中来,提升河南地名文化的社会认识度、知名度。使这些寄托着丝丝乡愁的老地名能够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杨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