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幸福院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
时间:2016-07-04
来源:今安康 记者伍红梅
6月23日至25日,河南省民政厅开展了“走基层看民政”活动,记者深入基层对部分养老院、敬老院、民政所、社会福利中心等基层民政窗口单位进行了采访。几天紧张的采访,记者对我省养老的快速稳步发展感叹不已。修武县第二中心敬老院的付爷爷,曾经因脑梗备受折磨,现在左右手都能写出工整的毛笔字;而武陟县大封村的慈善幸福院更是让记者们大开眼界,“政府+慈善+村级+个人”四级联动农村养老模式让老年人过上幸福晚年生活……各界领导们的关心与支持、工作人员的真情付出换来了老人们的一张张笑脸。
“这里衣食无忧、心情愉悦,更重要的是找回了生活的信心”
6月23日,焦作的阴雨天气丝毫没有减少记者采访的热情,“走基层看民政”第一站先来到了修武县第二中心敬老院。该院位于王屯乡周流村,占地面积35亩,共有房间248间,床位326张。自2007年10月19日投入使用以来,该县五保户对象集中供养能力达到了100%,现有员工77名,住院老人268名。
该院是集住宿、饮食、医疗、文化、娱乐、健身、休闲、护理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机构。为方便老人开展文体活动,在住宿楼的每个楼层都设立了朝阳玻璃开放式活动大厅和大阳台。虽然当天天气不好,老人们的文娱活动依然进行,从阿姨们嘹亮的歌声中能感受到她们愉悦的心情,一幅幅字画展现出老人们健康的体魄。今年已经80多岁的付爷爷2007年就入住该院,因为当时患有脑梗,所以工作人员对他格外用心,专业的治疗、贴心的照顾让他恢复得相当不错,现在左右手都能写出漂亮的毛笔字,用他的话说:“住在这里,不但衣食无忧、心情愉悦,更重要的是找回了生活的信心。”
参观了老人们的宿舍、活动室后,记者们来到了食堂,怎么也没想到,当天的午餐是烩面,三个活动架子装满了面片,旁边的大锅冒着热气,几位师傅正在拉烩面,别有一番景象。刘师傅说:“咱河南人嘛,就好这一口,只要老人们吃得好睡得香,我们不怕麻烦!”
“小手工厂不为赚钱,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体现‘老有所为’理念”
“我们院还专门弄了一个小手工厂,让老人们做一些扫帚之类的简单的手工活儿,不为赚钱,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体现‘老有所为’的理念,让老人们发挥自己的价值。”该院院长刘志鹏说,除了提供优质的衣、食、住等服务,他们更注重老人们的心理健康,提倡能坐着就不躺着,能站着就不坐着的理念,
号召大家多运动、多锻炼,体现人生价值,对生活充满信心。
修武县民政局局长张利敏介绍,该院构建的院、班(组)、人的三级服务网络,实现了对五保老人吃、穿、住、医、葬的标准化、人性化服务,同时还组织员工到外地养老机构实地观摩,增强护理技能,打造了一支爱岗敬业、训练有速、服务技能过硬的员工队伍,该院的服务得到了老人们和相关领导的认可,希望该院所有员工再接再厉为更多老人服务。
以善为荣以孝养老,四级联动农村养老模式让老人过上幸福晚年 “慈孝功德榜”、“慈善菜园”、“慈善幸福院”,在武陟县各个乡村街道,“慈善”二字随处可见,这里的人以善为荣,以孝养老。在大封村慈善幸福院,记者看见,活动室里有三十几名老人,村里的义工和来自企业的志愿者正在一起为老人们做活动,当天的主题是唱红歌、看经典电影。
村长苗福安介绍,该幸福院吸纳生活能自理、无传染病、儿女外出务工的老人,除了政府和民政部门的支持,该村大力宣传慈善文化、传承孝道理念,村里的村民经常自发捐款,不管多少,幸福院将每笔善款都列入台账,并张贴捐助光荣栏(如图),全村已经形成以善养老的风气。
据悉,近年来,为了破解农村养老难的社会问题,武陟县积极探索符合农村实际、具有农村特色的养老服务模式,组织人员开展“村村行”调研活动,将慈善与养老相结合,形成“政府+慈善+村级+个人”四级联动新兴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并率先成立了一批“农村慈善幸福院”。
武陟县民政局局长张荣举介绍,目前,全县已建成慈善幸福院103所,入住老人3000余人,切实解决了农村老年人最紧迫、最直接、最现实的养老服务需求,提高了老年人幸福指数、解决了儿女们的后顾之忧。
责任编辑:杨晔
“这里衣食无忧、心情愉悦,更重要的是找回了生活的信心”
6月23日,焦作的阴雨天气丝毫没有减少记者采访的热情,“走基层看民政”第一站先来到了修武县第二中心敬老院。该院位于王屯乡周流村,占地面积35亩,共有房间248间,床位326张。自2007年10月19日投入使用以来,该县五保户对象集中供养能力达到了100%,现有员工77名,住院老人268名。
该院是集住宿、饮食、医疗、文化、娱乐、健身、休闲、护理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机构。为方便老人开展文体活动,在住宿楼的每个楼层都设立了朝阳玻璃开放式活动大厅和大阳台。虽然当天天气不好,老人们的文娱活动依然进行,从阿姨们嘹亮的歌声中能感受到她们愉悦的心情,一幅幅字画展现出老人们健康的体魄。今年已经80多岁的付爷爷2007年就入住该院,因为当时患有脑梗,所以工作人员对他格外用心,专业的治疗、贴心的照顾让他恢复得相当不错,现在左右手都能写出漂亮的毛笔字,用他的话说:“住在这里,不但衣食无忧、心情愉悦,更重要的是找回了生活的信心。”
参观了老人们的宿舍、活动室后,记者们来到了食堂,怎么也没想到,当天的午餐是烩面,三个活动架子装满了面片,旁边的大锅冒着热气,几位师傅正在拉烩面,别有一番景象。刘师傅说:“咱河南人嘛,就好这一口,只要老人们吃得好睡得香,我们不怕麻烦!”
“小手工厂不为赚钱,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体现‘老有所为’理念”
“我们院还专门弄了一个小手工厂,让老人们做一些扫帚之类的简单的手工活儿,不为赚钱,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体现‘老有所为’的理念,让老人们发挥自己的价值。”该院院长刘志鹏说,除了提供优质的衣、食、住等服务,他们更注重老人们的心理健康,提倡能坐着就不躺着,能站着就不坐着的理念,
号召大家多运动、多锻炼,体现人生价值,对生活充满信心。
修武县民政局局长张利敏介绍,该院构建的院、班(组)、人的三级服务网络,实现了对五保老人吃、穿、住、医、葬的标准化、人性化服务,同时还组织员工到外地养老机构实地观摩,增强护理技能,打造了一支爱岗敬业、训练有速、服务技能过硬的员工队伍,该院的服务得到了老人们和相关领导的认可,希望该院所有员工再接再厉为更多老人服务。
以善为荣以孝养老,四级联动农村养老模式让老人过上幸福晚年 “慈孝功德榜”、“慈善菜园”、“慈善幸福院”,在武陟县各个乡村街道,“慈善”二字随处可见,这里的人以善为荣,以孝养老。在大封村慈善幸福院,记者看见,活动室里有三十几名老人,村里的义工和来自企业的志愿者正在一起为老人们做活动,当天的主题是唱红歌、看经典电影。
村长苗福安介绍,该幸福院吸纳生活能自理、无传染病、儿女外出务工的老人,除了政府和民政部门的支持,该村大力宣传慈善文化、传承孝道理念,村里的村民经常自发捐款,不管多少,幸福院将每笔善款都列入台账,并张贴捐助光荣栏(如图),全村已经形成以善养老的风气。
据悉,近年来,为了破解农村养老难的社会问题,武陟县积极探索符合农村实际、具有农村特色的养老服务模式,组织人员开展“村村行”调研活动,将慈善与养老相结合,形成“政府+慈善+村级+个人”四级联动新兴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并率先成立了一批“农村慈善幸福院”。
武陟县民政局局长张荣举介绍,目前,全县已建成慈善幸福院103所,入住老人3000余人,切实解决了农村老年人最紧迫、最直接、最现实的养老服务需求,提高了老年人幸福指数、解决了儿女们的后顾之忧。
责任编辑:杨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