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政新闻 > 媒体聚焦

面对期望,咋办好养老院?

时间:2016-09-21 来源:大河报

  □记者魏浩

    核心提示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数据显示,河南省60岁以上人口1470多万,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约300万人,全省的养老床位却不足50万张,且参差不齐。如何加快养老机构的建设步伐,成为众多老人和业内人士的共同心声。

    尴尬城区寸土寸金,难觅养老机构身影

    近期,本报就养老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众多老人对社会养老的想法,进行了多次走访及报道。9月14日《无论条件好坏,入住都要排队》的报道发出后,不少老人和家属致电记者,咨询文中养老院的地址和联系方式。一名家住郑州市淮河路附近的七旬老人称,原来打算入住附近的一个养老公寓。“虽然条件不是很好,但是离家近,孩子们可以经常去看望。后来因为拆迁,连这个条件差的养老公寓也没的选了。”与这名老人的感受相同,受访的多个养老机构负责人表示,随着城市发展和市区建设,土地附加值逐年增高,城区内土地寸土寸金。由于养老行业投入大、回收慢的属性,导致省会郑州仅有的50多家社会养老机构,绝大多数都设在三环以外的区域。“目前,市区内仅剩的几家养老机构,也同样面临拆迁问题。”一名养老院负责人说。

    建议严格要求新建小区配建养老房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郑州市针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新增床位,按照自建3000元、改建2000元的标准,给予建设补贴;并按照收住的郑州户籍老人数,每人每月给予150元的运营补贴。对此,有业内人士建议,自建和租赁养老院的补助标准差距较小,造成了养老机构宁愿租赁场地,也不愿自建养老院、长期做养老产业的现状。

    针对目前新建小区规划中,未强制要求配建养老用房等设施的问题,包括政协委员在内的业内人士均建议,要像要求配建幼儿园一样,严格要求养老设施的配建。“建议政府在新建小区规划审批中,把配套建设养老设施作为一项审批项目,没有养老设施的不予审批。”一名业内人士说。

    而针对老人的养老补贴,一名养老院负责人也建议,按照入住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年龄(看护程度),将150元的运营补贴细化处理。“比如完全失能的老人,增加一些补贴;自理程度好的老人,减少一些运营补贴。”他说,此举也可以提高养老机构的积极性。

    借鉴京沪是这样补贴养老机构的

    据北京市民政局此前发布的消息,对于社会办理养老院,市级支持标准提高到2万元至2.5万元,区级资金还要按照1比1的比例配套支持,这意味着社会力量建设一张养老床位,将会获得4万元至5万元补贴。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签署的《京津冀养老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规定,三地老人可以自由选择养老院,户籍地政府发给老人的各种补贴,同时跟着老人一起走。

    上海市民政、财政部门出台的扶持政策,包括了内设医疗机构奖:养老机构已开设内设医疗机构,经卫生计生部门批准投入正常使用的,一次性奖励5万元;养老机构新设内设医疗机构,经卫生计生部门批准投入正常使用的,根据内设医疗机构的不同类型,分别给予1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

责任编辑:杨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