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西区“三社联动”开创社区公共服务新模式
时间:2017-03-20
来源:河南日报
3月8日下午,在洛阳市涧西区中侨绿城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居民张先生咨询“笨爸爸工坊”下一期何时举办。社区工作人员和阳光社工组织的社工联系后,告知他这个周末就可以有亲子主题活动了。“在社区参加了几次‘笨爸爸工坊’,觉得很有意思,让我这个‘笨爸爸’在育儿方面也不再笨了。”张先生高兴地说。
如今,涧西区居民不用出社区,通过电话或者网络终端登录“涧西区三社联动平台”一键下单,就可享受包括养老服务、保洁服务、家庭教育、保姆月嫂等12大类120小项的全面生活服务。
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指出要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培育壮大社会中介服务组织,持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2016年以来,涧西区创新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新机制,结合自身实际全面启动“三社联动”工作,即以政府购买服务为牵引,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者为骨干,通过社会组织引入专业资源和社会力量,通过提供专业化、有针对性的服务,把矛盾化解在社区,把多元服务供给实现在社区。
探索改革新思路,破解社区服务供给不足矛盾
洛阳市涧西区是国家“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工业区,集聚了包括一拖集团、中信重工等一大批共和国长子企业,同时配套建设了中船重工725所、洛阳轴承研究所、河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城市区前列。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管理体制发生了巨大变革。以涧西区为例,一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持续深入改革,原先由企业承担公共服务,逐渐转移到以社区为基层的公共服务机构。当前,涧西区仍在继续开展企业向社会分离移交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管理工作,“企业办社会”逐步成为历史。
涧西区委书记贺敏说,当前,社区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与基层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的突出矛盾,迫切需要探索社区公共服务改革新思路。
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社区公共服务的完善,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福利程度,对社区公共服务模式的实践探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5年7月,在省民政厅指导下,涧西区入选全国第三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为全省唯一一个。实验区的主旨为: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提升社区服务效能。
涧西区社会服务组织中心主任李春雷从事民政工作多年。在他看来,建设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系统,要实现三个目标:公共服务标准化、便民服务信息化和志愿服务互动化,最终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结合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工作,涧西区随即开展了“三社联动”工作,并开发了全省首创的公共服务综合信息系统,建成了全国首创的“三社联动”信息平台。
“四位一体”综合信息平台,打破“信息孤岛”
对涧西区而言,“三社联动”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如何做出涧西特色?
2016年3月,涧西区组织工作人员先后赴杭州、宁波、长沙、攀枝花、成都等地实地考察,打开了思路。区委出台了《关于创新工作机制提升社区服务的实施方案》,选择基础较好的郑州路办事处等三个办事处、20个城市社区开展“三社联动”试点。2016年10月,涧西区召开现场会,全区12个办事处、55个城市社区负责人参会,“三社联动”全面铺开。
“三社联动”既需要软件支撑,也要求硬件保障。为支持硬件建设,涧西区建设信息中心机房,投资千余万元建成区、办事处、社区三级服务中心。
其中,区级的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专业型社区组织孵化、公益创投、社会筹资、数据分析等工作,目前已有17家社会组织孵化,还有17家准备进入;办事处级的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区域内多元型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公益服务。
直接面向居民的社区服务中心,经过标准化改造后,统一标志符号和功能布局,包括业务办理、展示查询、休闲等候、服务洽谈四个区域,有针对性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
截至目前,该区三级服务中心已有家网99、阳光社工等48家社会组织入驻,可提供家政、养老、法律咨询等贴近群众生活的45项服务。
天津路办事处民政所所长刘辉说,办事处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引进了洛阳市阳光社工、义工联合会、心理咨询师协会、婚姻家庭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入驻。阳光社工在中桥绿城社区设立“笨爸爸工坊”,分别从木工亲子、皮艺亲子等方面开展公益活动,让爸爸们参与孩子教育中,受到居民欢迎。
为实现信息共享,打破社区层面的“信息孤岛”,涧西区还首创“四位一体”综合信息平台,有效整合社区各类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互通供需,包括党建、“三社联动”、公共服务、志愿者服务四大内容。
党建信息系统,通过数字化统计、分析党组织活动情况和党员个人工作、生活情况;“三社联动”信息系统,同步录入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信息,提供12大类120项在线便民服务;公共服务综合信息系统做到了办事处、社区各类公共业务全覆盖,公共服务事项“前台一口受理,部门协同办理”;志愿者服务信息系统将志愿者组织和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紧密联系起来,促进志愿互助服务制度化。
社区人员“减负”,居民服务“增值”
目前,涧西区在55个城市社区全面展开了“三社联动”基础工作,建成了区、办事处、社区三级服务中心,构建了“三社联动”信息系统和公共服务综合信息系统,形成了“上下衔接、立体覆盖、功能完善、服务便捷”的便民服务格局,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综合信息系统的使用,让便民服务的办事流程更加精简。居民可使用公共事务在线查询、预约等功能;到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办事中,系统会将居民身份信息与业务办理所需手续进行匹配,自动生成一张告知单,让居民清楚知道自己是否符合办理要求、还需要哪些手续等,大大减少解释等待、往返窗口之间的时间。
据初步统计,在平台试运行过程中,社区业务部门办事平均办件时长由40分钟减少到8分钟;办事所需材料由平均需要21件减少到9件;每名业务人员平均办件数量由5件增加到18件。
原本一些需要社区承接或协助开展的物业、养老、青少年服务、文化服务、法律服务等工作,逐步转移给了更为专业的社会组织和社工。
社区“减负”后,带来的就是服务的增加。郑州路办事处副主任马小康说,社区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得以抽出精力专注于居委会依法履行职责事项,通过系统培训后由以前的“专科医生”变为“全科医生”。
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改造后,服务窗口虽然从近10个减少到2个公共服务窗口和1个“三社联动”服务窗口,但是效率却大幅提升:业务办理开通“一窗受理”服务,居民在社区的任何一个窗口都可以办理任何事项,如果同时要办理多项不同业务,也可在同一个窗口办理。
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华源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李志刚说,所有社区服务窗口都配备了高拍仪,居民在办理事项时递交的资料,都将扫描传输至网络平台,自动沉淀在大数据信息库中。之后,居民再到社区办理其他事项时,不需重复提交相同材料,实现资源共享、区域通办。
中侨绿城社区工作人员姚玉说,通过系统平台定期发布志愿服务活动动态,以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吸引和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益组织和志愿者组织,推动社区居民、社会组织、志愿者共同参与社区治理。
同时,党建系统进一步推动了基层社区大党委建设工作。目前,该区66个社区成立了“大党委”,参与共驻共建单位党组织220个,明确承诺共建事项263条,共享场地、物资等116个(处),实现了社区“事务共商、资源共享、建设共管、成效共评”。
贺敏说,“三社联动”实施一年多来,通过社会组织的引进和培育,使社区服务广度和深度不断延伸,形成了政府和社会之间互联互补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今后,涧西区将进一步完善提升“三社联动”工作,包括:进一步完善平台服务项目;力争引进社区服务社会组织100家,规范和培育服务机构500家,对社会组织实行淘汰机制;计划拿出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向社会组织购买公益服务,重点购买社区服务真空领域,如社区矫正、社区戒毒、外来人员子女教育、失能老人帮扶等,更好地服务辖区群众。
责任编辑:郑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