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政新闻 > 媒体聚焦

魏都养老,有情有爱有温度

时间:2017-11-13 来源:许昌日报
当你老了,你将如何安度余生?老龄化不再是陌生的话题,养老成为每个人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作为许昌市的中心城区,近年来,魏都区委、区政府把发展养老事业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把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托老站建设纳入“365”民生工程,大力实施养老服务网络工程,通过总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先行试点的经验,逐步构建出了一套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探索出了“399”养老服务新模式。通过补贴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激励,吸引了一批社会力量参与到魏都养老中来,2016年以来,魏都区先后引进了红十字会总会曜阳养老、河南安泰养老、河南陶然养老、河南德合养老等12家专业养老机构,参与魏都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托老站建设和运营。专业养老机构的参与,专业人做专业事,也为魏都养老的品质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社区嵌入式养老,老人在花园洋房安度晚年
11月3日,在许昌市七一路时代广场对面,一座色彩亮丽的洋房远远看去非常别致,走近看,更是别有洞天,宽敞的活动广场和清新幽静的楼顶花园无一不在昭示着这里宜人的环境。南关街道办事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就位于其中。广场上、花园里,三三两两的老人晒太阳、打扑克牌,很是轻松自在。
负责人尹达介绍,该服务中心正式运营半个月来,目前已入住20余人,排队预约的老人有200多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也已全部覆盖辖区3500多位老人。“这里离自己家近,我平时8时左右出门,走路过来不用10分钟,白天和大家一起看看书、聊聊天儿,一起吃午饭,晚上回家住,这样感觉一天时间过去得很快。”李乾建老人说。
为了给老年人就近养老提供专业化、个性化、便利化的服务,魏都区13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在规划选址时全部采用社区嵌入式,即以社区为载体,以资源嵌入、功能嵌入和多元的运作方式嵌入为理念,整合周边养老服务资源。社区养老的核心是营造“家的氛围”,通过一个个细节,让老人有一种居家的感觉,这样才能让老年人乐享生活。
如何避免养老服务“变味”?魏都区通过规范服务内容,让养老服务形式、人员配备、特色服务开展等硬件、软件做到有章可循,定期考核,进一步保证了服务质量。
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制度、统一设施、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平台、统一配送、统一人才培养,推进养老服务产业规范化建设,确保养老工作有人抓、行业有人管、困难有人帮。
目前,在已建成的10个街道办事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里,像南关街道办事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一样的长期照护、短期托养、居家上门,医、养、护养老服务模式已是基础服务模式。房间配备电视、整套冷暖设备、防滑地板及无障碍设施更是不足为奇。日间照料区、花园活动区、夫妻间、双人间、社区诊所、康复室、阳光房等设施已然成为每一家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标配。魏都区要求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基本配置10室,社区托老站基本配置6室。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入住老人必须提供9项基本服务,包括需求评估、生活照料、健康保健、文体娱乐等;社区托老站必须提供6项基本服务。
魏都区民政局局长张明虎介绍,运营街道办事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养老服务机构从选址开始全程介入,养老服务中心的装修、空间利用全部由他们负责。这样一来,除了硬件设置更合理外,护理服务人员也都由养老服务机构全程进行管理,真正做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针对不同的老年人,精准化提供星级养老服务。
高于“早教机构”标准的老人照护服务
在许昌市榆柳街北段的一个居民小区里,“藏”着在附近老年人群体中口碑极高的西大街道办事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这家服务中心东临曹丞相府,南临中山医院,西临西湖公园,北临市人民医院,硬件堪比星级酒店,而服务高于星级酒店标准。
记者注意到,这家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养老服务中心,乍一看,更像是一家设施完备的“早教机构”。
该中心共分三层,其中,三楼设置有接待厅、日间照料区、图书阅览室、棋牌娱乐室、书法茶叙室、康复保健室……可以极大地满足入住老人和附近居民的活动和生活需求。活动室里,一块小黑板上写着一首绕口令,这是帮助老人锻炼口腔肌力;在失智老人区的地板上,贴着数字标签,这是老人每天锻炼的“起点”和“终点”,因为记忆力衰退,连最基本的按标签走路对于一些老人来说都是一种锻炼。
“我们根据老人的身体情况,分为自理、准半自理、半自理、准不能自理、不能自理、危重等六种类型,每类老人都有由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康乐师、护理师组成的养老专业团队设计的科学照护服务项目,并根据入住老人的身心情况,制订个性护理方案,由有专业资质的养老护理员具体实施。”该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于建设向记者介绍。
张明虎介绍,依托街道办事处、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可以精准划分辖区老人群体,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他说,首先是日托服务,老人到辖区服务中心接受日间照料服务。其次是医养结合服务,由服务中心的护理人员和社区卫生中心的医护人员提供服务,保障老人的“老有所养”和“老有所医”在社区实现。最后是上门服务,针对行动不便的病残老人开展探视、需求征集评估、目标性服务。
如今,失能、失智等几类家庭和一般养老公寓难以照料的老人,是整个养老服务体系中服务难度最大、技术要求最高、社会需求最迫切的群体。随着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在城区的全覆盖,具备医养护条件的养老服务中心,将逐步具备“小病可疗、无病可养、临终可孝”的养老功能,为老人提供集医疗、养老、康复、护理于一体的养老服务。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保证老人物质生活的基础上,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和心理慰藉需求日益重要。养老服务中心的护理人员不仅要护理老人,而且要给予老人精神的安慰。比如看到失智老人在抓脏东西,就不能强迫他们不能抓,那样会给他们挫败感,而应慢慢把东西拿开,转移他们的注意力,照顾他们的情绪。五一路街道办事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赵松霞说,她和同事们经常在一起研究怎么才能更好地护理老人。她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养老服务中心更关注老人的精神需求。养老服务中心基本对每个老人的家庭情况都熟悉,护理人员常和老人聊天儿,同时当好老人和家人沟通的“桥梁”。并且,养老服务中心会利用各种资源定期举办休闲文化活动,如组织志愿者来表演以及外出活动等。
顶层设计,增强老人幸福感和获得感
为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养老政策,包括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为老龄产业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2016年年初,省民政厅、省发改委等10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定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养老服务领域,都要向民间资本开放。在土地供应、资金扶持、税费减免等方面,民间资本兴办的养老服务组织与公办养老服务机构享有同等待遇。
今年9月19日,省政府办公厅同时印发三个文件;9月24日,又印发《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老年群体享受优质养老服务。
发展之路怎么走,许昌市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构建早已被摆在重要位置。
根据《许昌市民政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市将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城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在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社会力量及资本必将积极介入。而已构建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的魏都区将如何做?魏都区委书记张书杰表示,今后全区将持续深入开展养老服务工作,书写养老服务的新篇章。按照“一年抓硬件、两年抓软件、三年抓提升”的目标,13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86个社区托老站要全部建成,养老服务半径达到800米,做到软件硬件一起抓、管理服务一起抓,实现养老覆盖率达到100%。
同时,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打造养老服务新模式,从细节着手、从品质着手,将精细服务贯穿养老工作的各个环节,将服务延伸到老年人的家门口和床头,结合620个社区网格建设,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建立“社区+社工+托老站+社区志愿者”的联动服务模式,打造“中央厨房+社区餐桌+上门送餐”的老年人助餐体系,让老年人不出社区,就能享受生活照料、健康保健、文体娱乐、志愿服务、代买代购、短期托管等服务。
责任编辑:赵刘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