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政新闻 > 地市要闻

郑州市扎实推进“五化”建设着力构筑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时间:2018-09-29 来源:郑州市民政局

   

一是注重建章立制,构建“体系化”政策。今年以来,郑州市连续出台了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加快建设郑州健康养老产业实施方案、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暂行办法、资助民办养老机构实施办法、城乡养老照料设施建设资助和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开展老年人助餐和助浴示范点建设的通知、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专项资金监管工作的通知等9个相关文件。《郑州市养老机构服务基本规范》和《郑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将于近期出台,为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支持。

二是围绕改善民生,推动“普惠化”养老。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机制,服务内容涵盖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养老服务人员培养、养老服务评估、养老服务岗位等6个方面、42项。其中,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政府保障的对象涵盖低保、低收入家庭中的中度、重度失能老人,年满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年满60周岁以上的失独老人,散居特困老人,市级及以上劳动模范称号、重点优抚对象、因公致残或见义勇为伤残等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人员中的中度、重度失能老人;服务目录既有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行、助医等上门服务和社区托老等护理服务项目,还包括消防安全评估等安全服务事项、养老护理员培训等人才培养事项、养老服务质量评估等评估事项和调研调查等政府履职所需辅助性事项,服务目录内容全面而丰富,涵盖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各个方面。积极实施高龄老人津贴“普惠式”福利制度,按照每人每月100元-300元的标准发放80岁及以上老人高龄津贴;按照每人每年1000元的标准发放百岁老人“老年节”津贴,实现高龄津贴“全覆盖”。

三是完善服务设施,推进“便捷化”发展。市政府出台文件,要求各地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新建居民住宅区要按照每百户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配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与居民住宅同步规划、建设、交付使用;对已建成居民住宅区,各地要按照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的标准,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配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对社会力量建设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按照自建和改建分别给予每张床位9000元和6000元的建设补贴;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站)、居家养老服务站,根据面积及规模大小给予建设补助,面积200平方米及以上的补贴10万元,面积每增加100平方米增加补贴5万元,最高不超过100万元。日间照料中心(托老站)或居家养老服务站根据面积及规模大小给予运营补贴。面积200㎡及以上至300㎡以下的每年补贴1万元,面积每增加100㎡增加补贴5000元,最高不超过10万元。将形成城市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为老人提供方便可及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四是健全“互联网+”,开展“智能化”服务。进一步加快健康养老服务大数据大平台建设,构建市、县(市、区)“两级平台”和市、县(市、区)、街道(乡镇) “三级网络”。在市级层面,构建统一的12349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立公安、民政、卫生、人社等部门信息共享的“综合为老服务数据库”,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政策、康复护理指导、健康管理咨询等服务。2018年,基本建成县(市、区)级健康养老服务信息平台,30%以上的老年人完成入网登记,开展服务运营试点。到2020年,全市健康养老服务“两级平台”、“三级网络”基本建成,80%以上老年人完成入网登记。目前,郑州市被确定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市。荥阳市、新郑市、新密市等10个县(市、区)采取社会力量投资,市场化运作,政府资助监管的方式,建设智能化服务平台,开通“12349”公益服务热线,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援、医疗保健、家政服务、生活照料等养老服务,享受服务的老人达39万人次。

五是加强人才培育,实现“全员化”培训。建立了市、县(市、区)两级养老服务人员培训基地,实行全员轮训制度,按照《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组织开展养老服务人员培训,提高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业务技能水平。持续开展养老服务管理人才、养老护理员、营养配餐师、老年医学、康复理疗师等专业人才专项培训。并按从业年限,对服务老年人满1年不足5年的养老护理员,每人每月补贴100元;满5年不足10年的,每人每月补贴150元;满10年以上的,每人每月补贴200元。同时,各养老服务组织也积极招募志愿者,为居家和社区老年人开展志愿服务,丰富服务内容。




责任编辑:赵刘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