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政新闻 > 媒体聚焦

【中国社会报】列入县委县政府实事工程 列入全县年度重点工作 孟津县提前完成农村敬老院提升改造

时间:2018-12-27 来源:中国社会报

护理床、呼叫器、喷淋消防设施、报警器、适老化设备……这些在城市养老院中早已司空见惯的养老服务设施,想要在农村敬老院中成为标配,在过去并非易事。

如今,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的10所农村敬老院,养老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入住老人十分安全、十分舒适、十分幸福。

这主要得益于孟津县开展的农村敬老院提升改造工程。今年1月初,洛阳市民政局印发《2018年洛阳民政工作安排意见》,着力开展农村敬老院提升改造工程。孟津县高度重视,将农村敬老院提升改造列入县委县政府“2018年十大民生实事”工程,出台《关于开展“敬老院建设管理提升年”活动的指导性方案》,按照“狠抓落实、快速启动、顺利实施、超前完成”的工作思路,投资485.8万元,在全县范围内稳步推进,这对经济欠发达的孟津来说,实属不易。

基础设施改造让老人舒适生活

就在记者来到孟津的前一天,孟津下了今冬的第一场雪,屋外滴水成冰。

常袋镇敬老院的二层小楼里却丝毫没有冬天的痕迹,敬老院改造的电力供暖设备,温暖着老人的心。

张保成老人在常袋敬老院已经住了两年,说起在这里的生活,老人用“舒服”回答了记者所有的问题,饭吃得舒服、床睡着舒服、日子过得舒服,“比在自己家舒服。”

“常袋多渠道筹资150余万元,对敬老院进行提升改造,为的就是让老人住得舒服、生活幸福。”常袋镇镇长周奇辉告诉记者,“除了房屋主体没变,其他能改造的都改造了。”

此次提升改造工程,常袋敬老院除统一安装消防喷淋设施、视频监控探头外,美化墙面、硬化绿化地面,全面打造无障碍通道,实现院内无障碍衔接;厨房更换电清洁灶具,增设不锈钢橱柜、油烟净化机、食品留样冰箱等设备,保障老人食品安全;建成护理型房间12个,医用床、轮椅、墙面扶手等设施一应俱全;统一设置杂物归放间,更换柜、床、被褥等生活用品,并建立生活用品一年一更换、一周一清洗、一天一整理制度,达到房间设施统一、摆放统一、标准统一,确保老人生活干净整洁、温馨舒适。

常袋敬老院只是孟津农村敬老院的缩影,孟津县民政局副局长刘义通告诉记者,各镇按照指导性方案,结合实际、统一标准、全面推进,截至目前,除送庄镇及白鹤镇敬老院新建、改扩建还未完工,其余8所敬老院已经全部提升完毕,入住集中供养老年人387人。

“除改善集中供养老年人的生活设施外,洛阳市还提升了供养标准。”洛阳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主任科员董诚介绍道,今年,洛阳市将农村集中供养的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调整为每人每年6252元,照料护理标准最高可达800元,“这大大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水平。”

消防喷淋设施为老人守住安全底线

如何确保集中供养老人的安全,孟津县将安装消防喷淋设施放在了第一位。

“近年来养老院火灾频发,严重威胁入住老年人的生命安全。”董诚告诉记者,“敬老院提升改造要抓住关键,安装消防设施就是关键,也是底线。”

然而安装一整套消防喷淋设施,至少要花费七八十万元,这可愁坏了刘义通。

“我们联系了多家具有消防资质的设计公司,想寻求一套‘物美价廉’的消防喷淋设备,功夫不负有心人。”刘义通言语中尽是藏不住的喜色,“设计公司将花费最大的地下水池和高位水箱改为加压水箱,费用减少了一大半,效果还是一样好。”

为减少各镇财政压力,洛阳市民政局拨款185.8万元,专门用于敬老院消防设施改造,县财政追加300万元,其余款项由各镇财政补齐,提升改造行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如今,敬老院每个房间都配备了烟雾报警器及喷淋系统,屋内墙壁安装了防火隔层,屋外消防栓、灭火器、应急灯等设备齐全,将火灾隐患降到了最低。“屋内如果有烟,报警器就会报警,工作人员会立刻赶到,当温度达到70摄氏度左右时,自动喷淋系统开始工作,这些设施都通过了消防部门审核,真正为老人的安全起到了‘兜底’作用。”刘义通介绍道。

“设施设备有了,工作人员和院民的消防意识也要进行‘改造’。”在董诚看来,“人防”和“技防”同样重要。

据刘义通介绍,各镇敬老院均成立了值班管理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当班期间,坚持对园内各处各项安全消防设施进行巡查,并登记在册,夜间巡查不少于两次。

同时,为提升敬老院工作人员和院民的消防意识和消防技能,各镇定期举办培训班及消防演练,“现在,院民在屋内吸烟、乱拉电线的情况没有了,各消防设施都能够熟练操作。”城关镇敬老院院长梅望玲欣慰地说,“大家的消防意识提高了,人为的安全隐患就大大减少了。”

收养转护理满足老人更多需求

2017年底,河南省印发《“十三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要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和改造,推动服务设施达标,在满足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为农村低收入老年人和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便捷可及的养老服务。

孟津县全面推进农村敬老院提升改造工程,就是对规划的积极响应。

“敬老院基础设施的全面改造,为敬老院由‘收养型’向‘护理型’转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董诚看来,“基础设施达不到标准,转型就是纸上谈兵。”

据刘义通介绍,孟津县将护理设施提升改造列入指导方案,要求每个敬老院要设置一定数量的护理型房间,购买医用床和轮椅,改造房门和卫生间,安装墙面扶手和监控设备,方便医用床和轮椅进出通畅,为下一步转型做好了准备。

同时,指导方案还对敬老院工作人员提出了具体要求。工作人员配比方面,与全自理供养老人比例不低于1∶7,半自理老人不低于1∶4,全护理老人不低于1∶1.5;服务技能方面,必须经过岗前培训,掌握一定的护理、服务技能;工作制度方面,进一步完善敬老院各项规章制度,日常工作要做到无缝衔接,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记录。

“这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转型做准备,基础工作做好了,转型指日可待。”刘义通振奋地说。

农村敬老院的提升改造直接涉及集中供养老年人的幸福晚年,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孟津县全力以赴、脚踏实地,探索出了一条可学习、可借鉴、可推广的“孟津经验”,为集中供养老年人的幸福晚年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