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政新闻 > 媒体聚焦

【中国社会报】精心呵护,让折翼天使健康成长
——河南省许昌市社会福利院孤残儿童养育模式的探索

时间:2019-01-04 来源:中国社会报

有这样一群孩子,由于身体上先天的缺陷,被父母遗弃,但他们同样纯真、可爱。如何让这些折翼天使好好活下来,健康成长,有一个好的未来呢?这是福利机构的职能要求,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多年来,始终坚持“儿童权益优先”原则的河南省许昌市社会福利院在孤残儿童养育工作中,通过精心护理,创造孤残儿童优良生活环境;通过康复训练,提升孤残儿童独立自主能力;通过教育引导,创新孤残儿童融入社会服务体系,全面地实现了在院孤残儿童日间“零在床”。

精心护理,让孤残儿童“活下来”

许昌市社会福利院根据孩子的残疾程度,进行了个性化分级护理,并根据其年龄及身体状况,将孩子分为多个班组,对条件相对较差的孩子进行重点养护。同时还专门构建了“类家庭”养育模式,招聘爱心父母入住,模拟正常家庭养育,让孩子真实享受家庭的成长氛围。为保障孩子们的膳食健康,院内设立了营养膳食科,每周更换餐谱,并针对吞咽有障碍的重残儿童,实施鼻饲喂养方式,确保他们更好地“活下来”。  

福利院专门设置了寻根室,将每个孩子入院时随身携带的所有物品用寻根袋单独密封保存,并标记上孩子入院时详细信息,为孩子将来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提供线索和依据。院护理部每天将不同时段孩子的奶粉用量、喂药时间等内容都认真记录,并全部归档在案。而院特教部则对进入学习项目的每个孩子都建立个人成长档案,每3个月进行一次身体状况评估,观察孩子的变化,同时要求特教老师每月至少为每个孩子撰写2篇成长报告,每人每周至少拍摄1张照片,并做成个人成长相册,存档记录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瞬间。福利院设立了职工心理咨询室,1名专业心理咨询师以催眠、沙盘等方式帮助职工调节心理情绪及减缓工作压力,同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和内培的方式,为职工开展经常性的专业技能培训。截至目前,院内护理员全部取得护理员证,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康复训练,使孤残儿童“动起来”

许昌市社会福利院康复科为每个孩子都制订了针对性的个案康复计划,每天分别进行理疗、熏蒸、言语治疗等康复训练,同时,每3个月对孩子康复情况评估1次,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完善康复计划。通过不断优化,全面、科学进行康复训练,让所有儿童白天进入康教项目,实现康教全覆盖,真正做到了让躺着的孩子坐起来、坐着的孩子动起来,使儿童身体机能恢复最大化。截至目前,院内已累计康复儿童120余人,通过康复能够达到独立行走的有80余人。

自2004年民政部实施孤残儿童手术康复“明天计划”以来,福利院严把医院选择关,严格落实各年度手术康复目标。同时对术后儿童采用针灸、理疗、牵伸等手段进行康复治疗。截至目前,已实施手术康复300余例,手术康复后有260余名儿童被涉外和国内家庭依法收养。对那些有运动潜力的孤残儿童,积极向体育、残联等部门推荐。2018年10月,福利院选送7名孤残儿童参加了河南省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其中两人获得三枚奖牌,另外5人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进入河南省残疾人集训队进行强化训练。

四化教育,给孤残儿童“好未来”

为改变以往只是部分身体机能良好的孩子受教育的局面,福利院将发展迟缓孤残儿童全部纳入特殊教育引导范围,实现“全员覆盖,重点培养”教育模式。一线护理人员也作为生活引导老师,从事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劳动技能等方面的引导工作,全面拓展教学内容。

根据孤残儿童的个性特点,福利院组织教师以言语表达能力训练、身体大运动训练、精细动作训练等为主要内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同时,积极开展户外娱乐实践活动,增加生活体验,促进与社会的融合。

对于具备正常上学能力的孩子,福利院积极协调教育部门就近安排到公办学校入学,接受良好教育,截至目前,院内共有7名孩子在公办学校学习;其他孤残儿童,福利院结合实际,设立婴幼儿早教项目、学龄前教育项目、青少年运动项目和特需项目,并创办了阳光学校,利用合作项目指导,细化特殊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福利院积极协调相关政府部门为孤残儿童成年后创造开放的支持性环境,住建部门为成年后的孤残儿童安排廉租房,民政部门协调帮助其解决就业,使具备自主生活能力的孩子走向社会,回馈社会。2014年,党国路从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毕业,他是许昌市社会福利院建院以来培养出的第一个孤儿大学生。最终,在社会各界的爱心帮扶下,党国路与许昌某装饰设计公司签订了正式劳动合同。截至目前,孤残儿童长大后顺利回归社会的已有6人,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责任编辑: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