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政新闻 > 媒体聚焦

【中国社会报】创新思路 建设长寿之乡
——河南省鄢陵县构建新型养老服务体系

时间:2019-01-14 来源:中国社会报

近年来,河南省鄢陵县始终将养老服务事业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创新思路,落实举措,全县养老服务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逐步建立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帮扶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全县共有敬老院12所、民办养老机构12所,各类养老机构床位数共有2000张,老年福利床位数占老年人口的20.4‰,养老服务机构覆盖全县所有乡镇,为全县老年人提供了集中养老的场所,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保障

鄢陵县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协调、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各乡镇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制定下发了《鄢陵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鄢陵县关于90岁高龄老年人发放高龄补贴的通知》《鄢陵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鄢陵县加快全域养老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关于印发2018年全县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提出了“跨越发展、幸福城乡”的总目标,大力实施“健康鄢陵、幸福人民”行动计划,为进一步关注老年人切身利益,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提供了政策保障。

落实福利政策,提高保障水平

该县逐步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补贴享受条件及待遇标准。2011年全面实施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可以领取养老金。同时,整合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统筹发展新农合医疗保险制度,逐年提供补偿标准,减轻老年人的医疗负担。

不断完善老年福利制度,从2017年1月起,100周岁以上老人敬老补贴由原来的100元/人/月提高到200元/人/月,90岁以上的老人高龄补贴由原来的30元/人/月提高到100元/人/月。2018年,全县享受高龄补贴的有6238人次,发放高龄补贴金192.6万元,进一步提高了高龄老人的幸福指数。2018年,将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7020元,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050元。60周岁以上老年人凭优待证免费游览享用国有收费性旅游景点和文化体育设施。

加大建设力度,改善居住环境

近年来,鄢陵县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全县12所敬老院开展了升级改造活动,实现了水、电、路、电话“四通”,居室内床、桌、椅、柜、被褥、电视等生活用品齐全,活动室内配备了空调、电视、文化娱乐用品及报纸杂志等,满足了五保老人的生活需求。同时,要求各乡镇在规划建设农村社区时,把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纳入规划,同步建设。2019年底,全县70%的社区要完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切实保障其基本生活。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城乡同步发展的指导原则,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大力发展民办养老机构,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目前,鄢陵县民办养老机构12所,设有床位1100张,入住780名老人。已开工建设的中国科学养老河南鄢陵示范基地和河南花溪养老产业园以及筹备中的河南康乐福雅居中心,投资均在亿元以上。

弘扬传统美德,营造良好氛围

该县以成功创建“中国长寿之乡”为契机,树立长寿典型,大力宣传长寿文化。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养老工作的新动态、新政策、新举措,有力推动了全县养老工作的深入开展。坚持在全县中小学校进行忠孝文化教育,开展评选“校园小孝星”活动,使孩子们从小深受忠孝文化的熏陶。组织开展“十大孝星”“和谐家庭”“好媳妇”“好公婆”“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不断提高忠孝文化的传承意识。

同时,组织和引导老年人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每年举办形式多样的老年人夕阳红艺术节和老年重阳节、敬老月系列活动,开展太极拳、健身球操、腰鼓、传统秧歌等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加强和改进老年干部工作,组织和动员广大离退休老干部,在关心下一代、净化社会风气、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发挥作用。坚持从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上为老年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开办“老年大学”,成立各类老年协会,支持鼓励有专长、有技能、有热情的老年人,接受企事业单位的聘任,真正做到退而不休、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责任编辑: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