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新闻】河南2019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在郑举行
1月25日,2019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在郑州举行,此次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和全国民政工作会议部署,总结交流2018年工作,安排2019年任务,努力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民政事业发展高质量,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中原更加出彩贡献力量。
回顾2018年亮点纷呈
2018年,全省民政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坚持“提标扩面、提质增效、融合共治、强基固本”工作主线,民政工作取得新成绩、新突破。
亮点一:政策创制取得新突破
《河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颁布施行,惠及1500万老年人。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河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惠及全省1500万老年人。
亮点二:民生保障水平实现新提升
城乡低保提标、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纳入省重点民生实事之首,城市低保月人均保障标准由430元提高到470元,月人均补助水平由250元提高到262元,分别增长9.3%和4.8%,惠及52.8万名城市低保对象52.8万人;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由142元提高到154元,分别增长7.5%和8.5%,惠及268.5万名农村低保对象268.5万人;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达到即不低于4485元,惠及50万名特困人员50万人。兜底保障综合效能进一步增强。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资金15亿元,惠及174万残疾人;落实加大临时救助制力度,全年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21亿元,救助26.42万人次,人均救助835.91元,较上年增长6.7%;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全年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5. 78万人次。
亮点三: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
全省第九届村民委员会和第六届城市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圆满完成了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共选举产生村委会成员176472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的占比39.55%,比上届提高18.3%
亮点四:大走访大调研助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组织开展了“抓整改、转作风、促落实”暨民政服务机构大走访大调研活动。从厅机关和厅属单位抽调170多名工作人员,组成18个调研组,对18个省辖市和10个省直管县(市)开展全面走访调研,对2017年大走访大调研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调研组走访民政服务对象1006户、儿童之家2542个、城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640个、规范化社区594个、县级社会福利中心123个,“回头看”走访5类机构803个。通过走访调研,持续深化了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成果,提升了基层民政工作水平,促进了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投入福彩公益金2.9亿元,为农村敬老院、福利院等机构配备了消防安全、厨具清洁、儿童康复、救助专用车等设施设备。
亮点五: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圆满完成
我省辖17个省辖市,158个县(市、区),全省有198个单位参加地名普查,共收集各种地名志、录、典、文史等资料8787本(册),收集“一普”资料卡片13.38万张,核查地名普查目录75.97万条,预填地名登记表68.36万份,实地调查核实地名信息66.77万条,形成地名普查成果表59.99万份,地名标志登记表4.14万份,采集多媒体信息128.38万条,标准化处理地名8928个,普查核实跨界自然地理实体地名1308条,调查考证历史地名1.48万条。全省范围内新设街路巷牌57736个,村标37191个,楼门牌2678783块,其中安装二维码楼门牌和街巷牌共计970153块。较好地完成了地名普查任务,全面提升了全省地名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法治化水平。
2019年阔步前行
从2019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获悉,新时代民政工作将聚焦主业主责,坚持“提标扩面、提质增效、融合共治、强基固本”工作主线,充分发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职责作用,以高质量党建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以民政工作的出浓彩推动中原更加出彩,谱写新时代民政事业更加出彩的“民生画卷”。
亮点一:提升保障水平,标准实现新提高
从1月1日起,将城乡低保对象月人均财政补助水平由不低于262元、154元提高到不低于274元、166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供养标准按照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挂钩提高。将社会散居孤儿从原来的每人每月700元提高800元,机构养育儿童从每人每月1100元提高到1200元,首次将保障范围扩展到超过18岁的成年在校学生,全省2万余名孤儿直接受益。
亮点二:聚焦主业主责,明确职能新定位
新时代民政部门的主责聚焦于“三最一专”。“最底线的民生保障”,就是要保障好低收入贫困群众、孤儿弃婴、生活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的衣食冷暖,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留守老年人、家庭暴力受害人等群体给予必要的关爱或监护,推动慈善事业发展。“最基本的社会服务”,就是要做好养老服务、婚姻登记服务、殡葬管理服务等工作;“最基础的社会治理”,就是要指导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提出加强和改进城乡基层政权建设的建议、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登记管理和监督检查社会组织,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志愿者队伍建设。“最悠久的专项行政管理”,就是做好行政区划、地名管理、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等工作。
亮点三:落实高龄津贴,制度实现新突破
全面贯彻落实《河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我省将实施80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制度,高龄津贴制度拟对80-89岁、90-99岁和100岁以上老年人分别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50元、100元和300元的标准发放高龄津贴,具体标准由当地政府制定,将惠及全省160多万高龄老年人。
亮点四:夯实基层基础,基础得到新加强
去年,我省在高标准完成500个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00个规范化社区、2000个“儿童之家”建设任务的基础上,把今年作为“基层基础工作深化年”,持续夯实基层基础。今年全省要新建1000个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新建1000个“一有七中心”规范化社区,分期分批新建、改扩建敬老院,积极实施敬老院安全、清洁、温暖、文化、康复“五大工程”,彻底改变敬老院面貌,通过补短板、夯基础,进一步提升基层民政工作水平,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