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政新闻 > 民政要闻

求实效 求创新 强力推进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
——访河南省民政厅厅长鲍常勇

时间:2019-03-22 来源:中国社会报

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月底正式印发的《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实现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作为牵头部门,省民政厅为此酝酿了哪些具体措施,制订了怎样的目标计划?近日,记者就此问题约请河南省民政厅厅长鲍常勇作了详细介绍。

记者:民政厅作为此项工作的牵头单位,在具体实施中,怎样保证现有政策因地制宜、及时到位地施行,怎样做好政策和机制创新?

鲍常勇:省民政厅将会同各级党委、政府,把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工作作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共同研究、着力推进,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发挥各级各部门作用,推动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及时研究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工作情况,切实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指导和支持乡镇党委强化政治引领功能,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坚决贯彻落实;支持乡镇政府依法行使职权,扎实推进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水平;严格落实党建责任,加强党委自身建设,加大工作力度,严肃农村党组织生活,严格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切实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落实党的政策、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

记者:今年央视春晚的小品反映了低保审批难、危房改造难等问题。这个问题在不同省份或多或少地存在。从提升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的角度看,应如何完善群众权益保障机制?

鲍常勇:一个大的乡镇,下面可能有多达二三十个行政村,有数万人口,民政干部很少。有些外出务工和在家务工务农的村民群众对各项惠民政策不够了解和熟悉,而且他们既不可能经常到乡镇政府查询,也较少接触到乡镇干部。所以,如果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不够高的话,就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导致群众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也就难以有效杜绝村干部侵害普通群众权益的问题。

鉴于此,我们要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积极推动乡镇政府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健全公共服务需求表达和评价机制,加快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注重发挥农村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需求表达和监督评价方面的作用,以此来充分保障群众对公共服务供给决策及运行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要推动落实乡镇干部分片包村、入户走访、在村服务、住乡值班制度,落实乡镇领导接访、处访和信访工作联系点制度,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此外,要进一步推动乡镇政务公开制度的贯彻落实,完善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联动机制,对群众关心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做到随时公开。

记者:在优化乡镇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方面,怎样做好不同部门的优势互补与信息共享?

鲍常勇:对此,《实施意见》有明确要求。主要包括: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凡与企业生产经营、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服务事项,全部进入河南省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办理,提高群众办事便利程度;加强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推动县乡之间、县级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逐步实现县、乡(镇)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口办理、一站式服务、一平台共享、全县域通办和全流程效能监督;推广数字智能终端、移动终端等新型载体,推动乡镇公共服务向智慧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记者:民政部门在创新乡镇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方面,怎样更好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尤其是发挥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

鲍常勇:创新乡镇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民政部门要发挥积极作用。首先,要积极培育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主体。一是要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制定和完善承接乡镇政府服务管理职能的办法措施,鼓励引导群团组织主动承接相关工作;二是要加强村(居)民委员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依法厘清乡镇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责边界,对村(居)民委员会协助乡镇政府开展的法定事项外的工作,按费随事转原则承接;三是要推动相关部门出台扶持引导措施,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四是要加大对各类公益慈善组织、公益性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通过培育孵化、购买服务等手段,为其开展工作与活动创造条件;五是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捐赠等方式参与乡镇公益事业发展。

其次,要督促乡镇政府加强对各类服务提供主体的统筹协调和有效监管,编制乡镇年度购买服务计划,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鼓励和引导具备法人资格的公益慈善、社区服务等类型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志愿服务组织,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积极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加强乡镇政府购买服务公共平台建设,加大政府购买服务信息公开力度。推动县级政府尽快完善项目申报、预算编报、组织采购、项目监管、绩效评价的规范化流程,加强绩效评估和全过程监督。


责任编辑: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