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政新闻 > 媒体聚焦

【东方今报】70年服务50万伤残人士 河南这家康复中心有哪些故事?

时间:2019-03-25 来源:东方今报

河南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对于多数人来说是个陌生的名字。但在过去的70年,对于它服务过的省内外50多万伤残人士,这里是新生的圣地。

1942年2月,河南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成立了,作为河南省民政厅直属公益一类优抚和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它承担全省伤残军人和社会残疾人的康复服务工作,为孤残儿童、城市三无人员、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与低收入困难家庭伤残人、老年人提供康复服务,以及社会康复机构的技术指导,和民政特有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从最早的冀鲁豫边区荣军接肢组,到平原省人民政府民政厅荣军接肢厂,从河南省荣军接肢厂到河南省假肢工厂,从河南省假肢中心到河南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这里见证了无数暖心故事。

画面1 伤残退役军人重新“站”起来

在商丘夏邑县业庙乡,45岁的赵子营每天都要提前赶到单位工商所,开始一天的工作。

“我跟大家一样,日常走路和工作都没有问题,”赵子营高兴地说,“每一次换新假肢,都有专业老师耐心指导我练习走路,走路越来越顺利了。”

赵子营是一名退伍军人,曾获“二等功臣”称号。在部队时,他在完成排雷任务时受伤,1995年退伍后,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开始免费为他提供假肢康复服务,20多年来,经历了数次假肢更换。

为像赵子营这样的伤残军人提供肢体康复服务,是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成立之初的基本职能。

1949年春,在淮海战役的隆隆炮声中,冀鲁豫边区荣军接肢组诞生,主要接收从华东、中原野战医院处理后的肢残军人,为他们提供后续康复服务。

为方便全省伤残军人就近得到良好服务,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经常组织技术人员到市县开展巡回服务。无论是盛夏酷暑,还是数九寒冬;无论是偏远山区,还是贫困农村,技术人员从未停下过服务伤残军人的脚步。

“技术人员到基层测量取型一批,回来加工制作一批,做好了再送下去一批,尽管要来回奔波好多次,但能把服务送到每一个有需要的伤残军人身边就感觉很值。”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主任王文选介绍,服务项目也从最初装配假肢、手摇车、轮椅车、配制病理鞋扩展到义眼、助听器、足部矫正鞋垫、老年适用辅具等领域。

70年如一日的坚守,使一大批伤残军人重获新生,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上。今年56岁的缑文喜,仍然坚守在西华县中医院保安岗位上。因在战争中受伤,他失去了右侧小腿。回到老家以后,在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人员的帮助下,他配置了合适的假肢。

“他们不仅帮我配好了假肢,还免费配送了矫形鞋、残肢套等物品,让我能够重新‘站’起来,开始新生活。”缑文喜说。

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精心组织,派出技术人员分赴全省各地,为新中国成立前入伍、居住在农村的部分残疾军人和省荣军休养院集中供养的重残休养员免费配置假肢、义眼、病理鞋、助听器等康复辅助器具,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70年来,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每年接待服务荣军上千人次,累计为革命伤残军人提供康复服务30余万人次。

画面2  残疾弃婴的定制“双脚”

对太康县马头镇残疾女孩宋娇娇来说,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是伴她成长的另一个家。“叔叔阿姨们免费为我量身制作了‘双脚’,我也能像其他同学一样自由‘行走’,上下楼梯基本没有问题。”宋娇娇一边笑着介绍,一边行走示范。

由于先天性膝下畸形,宋娇娇被亲生父母遗弃,后被当地一名村民收养。宋娇娇走路全靠两个残存的肢体,因长时间与地摩擦,残端常被磨得鲜血直流。尽管行动不便,宋娇娇以优异的成绩和表现,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学生、三好学生,获得“河南省美德少年”称号。得知宋娇娇的事迹后,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派出康复医疗团队到她家进行检查,为她安装了假肢。

“假肢做好了,并非一劳永逸,会因为日常使用和磨损受到损伤,甚至报废。”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党总支书记张彩琴告诉记者,康复中心根据娇娇腿部的发育情况,不断对她的假肢进行维护或更换,让她走路更加轻松、稳健。

实施公益项目、服务弱势群体是发展康复辅具事业的根本。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成立70年来,在服务伤残军人的基础上,逐渐把服务范围扩大到全省老年人、社会残疾人和困难伤残人员,通过实施公益项目,为更多有需求的残疾人送去优质服务。

为困难群体免费安装假肢,有力地助力全省脱贫攻坚工作。脱贫攻坚战越到最后,兜底保障对困难群体的作用越明显。在省民政厅的支持下,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利用福彩公益金持续开展了“贫困家庭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福康工程”、“为福利机构配置辅助器具”、“为老年机构配发辅助器具”等项目,从2004年至今,已为全省近万名贫困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为福利机构、老年机构配置康复辅具。

为支持全省驻村第一书记结对帮扶工作,先后给柘城县、西华县、尉氏县、栾川县等贫困地区残疾人、老年人捐赠康复辅具650余件;顺利完成省慈善总会“行走渴望”助残项目,使2000余名残疾人受益;主动与中心帮扶对象登封市宣化镇王村、虞城县杜集镇吴洪口村进行对接,通过对部分残疾人、特困人员捐赠康复辅具、提供社工特色服务、捐建精神文明宣传专栏等活动,促进当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不仅如此,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在“明天计划”康复服务项目中,免费为全省福利院1200多个孤残儿童配置更换辅具,组织社工从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方面帮扶贫困人员,派出社工人员到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等“三区”县开展工作,为农村的残障人员、“三留守”人员和受灾群众等提供个性化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据悉,70年来该中心为各类困难残疾人减免假肢矫形器安装康复费用2000余万元,极大地改善了部分困难群体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

画面3 捧回国赛特等奖的80后康复技师

取型、修型、抽真空、工作台对线……在郑州市经二路与纬二路交叉口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30岁的技师李锐正在制作一副小腿假肢,每个步骤都要精心操作、反复试验,寻求模具和假肢最好的契合度。

“我们的工作不能有半点马虎,必须要做得更加细致精确,让残疾人朋友穿起来更舒适。”在李锐看来,能够为有需要的残疾人制作安装假肢,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像是能帮助他们又长出了新的肢体一样。

李锐已经从事这个行业8年了,他发挥学习假肢矫正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优势,逐渐成长为中心业务骨干。在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假肢装配工职业技能竞赛中,李锐捧回了特等奖。这是行业对他设计制造假肢技术的最大肯定。

李锐是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众多技术人才中的代表。多年来,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结合自身职能,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加强业务培训和技能竞赛,打造了一支专业化技术人才队伍。

目前,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有职工106人,其中专业技术服务人员60余人,荣获“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1人、“河南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3人,技术水平全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在2018中国技能大赛——第八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上,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职工分别荣获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名,河南代表队荣获团体三等奖,这是河南代表队在此国家级大赛中取得的历史最好成绩。

画面4 从全手工到智能智能信息化,康复行业的加速发展路

在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301房间,除了摆放的假肢、轮椅、手摇三轮车、脑瘫儿童坐姿椅外,一台大型RODIN4D设备格外引人注目。王文选介绍,这套从法国引进的世界先进设备,扫描后可快速精准设计出服务对象的模型,大大提高矫形器的精确度,缩短假肢制作时间,增加患者使用的舒适性,而且还能有效降低材料损耗。

从全手工到半机械化,再到信息化、智能化;从木制、铝制材料到不锈钢、钛合金部件,再到硅胶、仿生智能应用……70年来,该中心以行业先锋的姿态,见证与参与了康复行业的变革。

目前,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拥有各类专业设备100余台套,可设计制作装配各类进口、国产假肢和胸、腰、颈矫形器、截瘫支具、矫形鞋、足部矫正鞋垫等康复辅具,已发展成为集生产、科研和康复服务于一体,设施设备和产品齐全的综合性残疾人、伤病人、老年人康复服务机构。

为了支持技术创新,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拥有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成果。

由他们自主研发的髋离断关节、膝离断关节等下肢假肢、矫形器零部件,不仅受到残疾人朋友的称赞,还出口到埃及、德国、乌克兰等国家;起草的《假肢矫形器配置接待服务规范》由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是我省首部假肢矫形器配置地方标准,对假肢矫形器配置市场规范和残疾人权益保护起到积极作用;起草的《下肢假肢装配前康复训练规范》规定了训练流程、残肢护理、心理疏导及评估等内容,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已由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实施,并被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计划列为全国行业团体标准;在全国率先成立假肢矫形器司法鉴定所,与省内多家大型医院达成合作协议,为全省社会康复机构提供康复技术指导,承担全省民政特有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任务。

2000年以来,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先后获得了一系列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2001年至2005年,被省政府残工委连续授予“扶残助残先进集体”;2010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2012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2013年,被民政部人事司、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授予“全国5A级优秀鉴定站”。

2016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2017年河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实施意见》,为康复辅具行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鲍常勇表示,奋力推动康复辅具事业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积极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理念,在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建功立业,为全省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王文选告诉记者,接下来,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将采取公益项目拉动市场服务、业务提升驱动服务升级的策略,努力探索运营发展新模式,延伸和扩展服务内容,逐步建成康复辅具产品展示体验中心、假肢矫形器装配技术中心、老年人辅具体验服务中心、足部辅具健康服务中心、残障服务技术人才培训中心和残障医疗康复中心,示范引领全省康复辅具事业发展加速迈向高质量。

 


责任编辑: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