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政新闻 > 媒体聚焦

【中国社会报】解开贫困户思想贫困的疙瘩 ——记河南省汝阳县南拐村第一书记张七星

时间:2019-05-27 来源:中国社会报

褚建明

两年来,无论盛夏严冬、阴晴雨雪,总有一个风尘仆仆的身影行走在河南省汝阳县上店镇南拐村的山间小道和田间地头,遇见乡亲们会热情地唠上几句家常。他,就是汝阳县组织部选派到南拐村驻村第一书记、县民政局党政办主任张七星。

2017年秋,张七星响应组织号召,主动请缨,来到南拐村担任第一书记,用实际行动真心为民、真情帮扶、真诚干事,创造性开展扶贫工作,探索思想扶贫、产业扶贫,致富的门路找到了,村民们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足了,南拐村的面貌有了极大改观。

南拐村沟壑纵横、土少石多,农业生产条件差,加上耕作模式粗放,群众基本靠天吃饭,村级集体经济底子薄、基础差、收入少,无主营经济,无特色项目,是省定贫困村。村域面积3.2平方公里,辖15个自然村、17个村民组,耕地面积1960亩,人均0.83亩,林坡面积850亩,以种植业为主。全村总户数550户、236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5户、237人。

驻村伊始,张七星便走村入户,遍访全村75户贫困户、237名贫困人口,翻遍贫困户建档立卡档案,客观分析南拐村为什么国家投入近千万元,却“年年扶、年年贫”的主要问题根源,召集村“两委”班子,探讨发掘村里的优势和潜力,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着力理清发展思路,科学编制村庄规划。

驻村3个多月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张七星得到帮扶单位负责人的启发,萌生了在南拐村发展优质花椒的想法。于是,在得到县民政局领导认可后,带领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到外地参观考察。通过到周边的栾川县白土镇、嵩县闫庄镇、伊川县鸦岭镇等地参观学习,了解到发展优质花椒种植收益较高。这极大地鼓舞村组干部,也坚定了张七星发展优质花椒种植的决心。

但是,令张七星没有想到的是,刚有了发展花椒产业的思路和想法,便遭到了部分村民的否定。有担心销路的,有担心种植技术的,有担心苗木品种的,有担心市场价格的,等等,产生了一连串的疑问。更有甚者,还有人说发展花椒种植项目是为了套取国家扶贫资金、为了赚老百姓的血汗钱。各种担心、反对的声音差点让花椒种植产业的想法死于摇篮之中。

扶贫先扶志,“改变思想、埋头苦干”才是脱贫关键。张七星主动走村串户,联络感情,把贫困人员的心焐热。心近了,思想贫困的疙瘩就解开了。张七星及时同河南科技大学、洛阳林科院花椒专业的专家教授联系,邀请他们到村实地察看土壤结构,一起分析产业发展优势,为村民开展花椒种植技术培训。有了专家的支持和加温,群众发展花椒产业的决心定了、劲头足了。

为了解除贫困群众的后顾之忧,张七星反复多次组织村组干部、贫困户代表一块外出参观学习其他地方的先进种植经验,深入了解当地农户年产收益,结合南拐村实际情况,同群众共同分析发展花椒产业的优势。与此同时,积极争取县民政局的支持,争取到首批产业发展资金5万元,帮助群众购买树苗,降低群众发展成本。为了通畅田间道路,充分利用土地补充项目,新修产业发展地块生产道路1.5公里。

2018年10月起,张七星先后邀请河南科技大学和洛阳林科院教授团队到村开展技术培训3次,并带领驻村工作队、村组干部、群众代表、贫困户代表外出学习4次。首批在全村13个生产组连片花椒种植650余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逐步形成了以“因地制宜、连片开发、规模发展、服务配套”为原则的“小花椒,大产业”之路,发展优质花椒种植,发展特色种植项目。村里75户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65户都发展了花椒种植,占贫困户总数的88%。同时,为了保障花椒产业后期能够健康发展,南拐村委会与河南科技大学、洛阳林科院签订全程技术服务合同,彻底消除群众和村组干部的顾虑。

2019年,张七星组织村“两委”干部召开座谈会,根据村产业发展情况,结合乡村振兴起步年和村实际情况,提前谋划村产业提升及服务配套设施项目申报。经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充分讨论,就花椒产业三年内群众见不到收益的情况,研究实施花椒基地套播新品种红薯、花生等农作物,使群众在获取花椒收益前,每年都能有所收益,并适时申报了花椒基地配套灌溉设施、休闲广场设施、通道亮化工程等项目。同时,为全村科学制定了发展总体思路:以发展优质花椒、食用菌种植、土鸡养殖为主的第一产业,以光伏发电、扶贫产业基地、柿子醋加工为重点的第二产业,依托前坪水域、省道“上黄线” 等有利的区位优势,适时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为辅的第三产业。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推进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起步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