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政新闻 > 媒体聚焦

【中国社会报】为孤弃儿童建设幸福家园

时间:2019-08-09 来源:中国社会报

赵月侠  姚 方

积极回应新时代对儿童福利工作的新期待,河南省各级民政部门采取新做法、新举措,各地民政工作者以担当、责任和爱心奋力做细做好儿童福利工作,养育质量持续提升,为孤弃儿童筑起了幸福家园。

这里的机构多,制度全

2006年,在河南省各级民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省共计27个“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蓝天计划”项目通过民政部审批,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进入快车道。2008年,经过努力争取,河南省又有123个县(市、区)的建设项目获得民政部“全国县(市、区)社会福利中心建设计划”支持。截至目前,全省已有地市级社会福利机构24个,其中专业儿童福利机构8个、残疾儿童康复中心2个、专业社会福利机构3个、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11个;全省123个县(市、区)社会福利中心已有111个投入使用,55个养育有儿童。全省各市县共集中养育孤弃儿童4281人,为儿童福利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于加强全省儿童福利机构设施建设的意见》等19个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河南省儿童福利机构安全管理规范》《河南省儿童福利机构服务规范》2项地方标准,从孤儿保障、机构管理、家庭寄养、涉外活动、档案留存等方面打造全链条制度体系,实现了儿童福利机构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

各级儿童福利机构在此基础上严格制定内部工作操作规程,做到工作延伸到哪里,制度就建立到哪里。儿童福利机构工作人员普遍养成了遇事找方法,办事依规矩的好习惯。

福利机构功能单元完善,教育力量强

十多年来,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奔着全国一流的目标,奋力拼搏,成功将儿童福利院打造成为“六个中心”,即孤弃儿童收养安置中心、残疾儿童康教中心、家庭寄养服务中心、社区家庭指导中心、社工专业服务示范中心、社会资源整合中心,充分发挥了头雁效应。

省民政厅以郑州市儿童福利院为试点,全面推进全省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发展。在特殊教育方面,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在2014年成立了特殊教育学校,除了设置教育部培智大纲规定的生活、语文、数学、社会适应等4门课程外,还增设了体育、美工、舞蹈律动、编织、烹饪等近20门课程,实现了全院适龄儿童教育全覆盖。

省民政厅每年安排福彩公益金支持全省儿童福利机构特教项目发展,支持儿童福利机构购置特殊教育必备的设施、设备、器材、图书等。经教育部门审批,目前地市级儿童福利机构已设立特殊教育学校3所,15所福利机构设立特殊教育班。其他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社会慈善力量、开展项目合作等方式,积极引入特殊教育资源。

得益于此,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儿童李白德在“中国梦想秀”郑州招募站圆梦舞台上成功晋级,喜获“梦想之星”殊荣,如今在上海找到了工作,开始了独立自主的幸福生活。许昌市社会福利院小一(化名)于2018年被省残疾人举重队选中,成为一名举重运动员,而且是参加残奥会的种子选手。

养育内容从吃饱穿暖扩展到“身心智套餐”

养护内容更加多元。近年来,通过实施“明天计划”“重生行动”、特殊教育项目合作等项目,河南省儿童福利机构的儿童养育内容已从生活照料扩展到文化、医疗、康复训练、技能培训等多方面;养育方式由机构养育向家庭寄养、国内外收养、模拟家庭等更具人性化、更有益于孩子成长的安置模式转变。

“以前主要工作任务是能让孩子们吃饱穿暖。现在不一样了,我们不仅要让孩子们吃好穿暖,还要有病医治好、康复好,更要教育好。”在漯河市社会福利院从事了16年幼儿保健工作的护理员左晓静说。

保障措施更加多元。2019年1月1日,《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实施。省民政厅和省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孤儿养育工作的通知》,首次将孤儿保障范围扩展到高中以上学历在校生。该通知明确规定:孤儿满18周岁后,仍在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普通本科高校就读的,可继续享受孤儿基本生活费。同时,109个依托儿童福利机构成立的市、县儿童福利指导中心积极拓展服务功能,对社会散居孤儿进行指导养育,对社区残疾孤儿提供康复训练,为弃婴、残疾儿童等困境儿童提供服务。

一批优秀人才伴随着机构的快速发展脱颖而出,郑州市儿童福利院院长李燕被授予民政部最高荣誉“孺子牛”奖;许昌市社会福利院张凤云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漯河市社会福利院康复科康复师苑栋荣获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他们,正在成为河南儿童福利机构的引领者、示范者,带动儿童福利机构养育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责任编辑: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