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集萃 > 第十八次全省民政会议

党建引领 探索创新 内外兼修
让城市社区居民生活更加美好

时间:2019-09-12 来源:许昌市人民政府

许昌市人民政府

 

近年来,许昌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审时度势,科学谋划,提出“以社区党建为引领、政府治理为主导、居民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为动力”的工作理念,探索出了“一有七中心”规范化社区建设“许昌模式”。截至2018年底,全市已建成规范化城市社区118个,2019年还将建成44个。在工作中,我们牢牢把握“三个着力”。

一、着力创新功能模式,推动社区建设标准化”坚持规划引领。通过深入调研,持续实践摸索,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将社区规范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党建工作整体布局,明确每个规范化城市社区功能要按照“一有七中心”模式进行设置,即:有坚强的党组织、民主的自治组织和广泛的社会组织,有完善的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综治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儿童服务中心和志愿者服务中心高位强力推进。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组织、民政、住建、卫生等25个部门协同发力的领导组织,实行月例会、季观摩、年考核推进机制,连续两年纳入全市十件民生实事,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验收合格的社区每个奖励20万元,累计投入资金2.19亿元。攻破用地难题。对于服务设施不达标的老旧社区,通过新建、购置等方式加以解决;对于新建小区,严格按照规划和规定标准建设,无偿提供给社区使用;对于按照规划已经配建挪为他用的,限期追缴收回。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追缴、新建、购置、租赁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达13.5万平方米。

二、着力便民利民惠民,推动社区服务“精细化”。厘清职责边界。积极推进社区扩能减负增效,全面清理规范社区检查评比、机构牌子、会议台账、印章管理等事项,严格事项准入,让社区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到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上来。部门各尽其能。围绕“一有七中心”,成员单位结合各自职能和承担任务,推动服务下沉,窗口前移,给予支持指导。如:组织部门突出党建元素,把红色印记在城市基层阵地更加凸显;民政部门对日间照料中心优化设置;卫健部门围绕建设“15分钟医疗服务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筹谋划等,真正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注重群众参与。开展上门走访活动,对社区居民基本情况进行摸排,按照工作性质、兴趣爱好等建立数据库,积极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开展文体活动、打造楼宇文化等,搭建社区与居民良性互动平台,推动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治理中,如今,已有个人冠名的书屋、茶室、普通话辅导班等,营造了社区共建共享浓厚氛围。

三、着力提升服务水平,推动社区运行“高效化”。织密服务网络。按照200到300户的标准,划细划小社区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长,实行常态化巡查、轨迹化管理,及时把收集的民意需求、管理隐患等信息上传,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推动问题有效解决。“线上线下”互动。全面推行错时工作、全程代办、预约上门服务,增加假日服务,实现了全方位、全覆盖社区服务格局;充分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立贯通县(市、区)、街道、社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魏都区建立社区智慧应用自主服务平台,开发智慧社区终端,真正实现了社区居民服务快捷化。加强队伍建设。队伍素质是实现高效工作的重要保障。我们首先严把“入口关”,多渠道配备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安置军队转业士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选派优秀后备干部担任社区“第一书记”。打通“晋升关”,将社区工作者纳入当地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开展选拔年轻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到街道(乡镇)领导岗位试点。建立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六级”薪酬体系,落实专业社工职业津贴,让社区工作人员进得来、有奔头、留得住,安心工作。

在社区规范化建设工作中,我们有3点体会:一是必须把党建引领作为社区建设的根本保障,更好引导社区居民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二是必须把标准化精细化融入社区服务的全过程。三是必须把多元共治作为社区治理的有效纽带,统筹行业部门、社会组织、居民群众等各类主体参与,最大限度集合服务资源,促进社区服务和居民需求精准对接。

各位领导,同志们,尽管我们在城市基层社区治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社区居民的需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全省民政会议为契机,认真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对社区建设的新要求,努力在全省城市社区规范化建设中探索路径、打造样板、走在前列,向省委省政府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让城市社区居民生活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