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 精准救助
全面做好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
商丘市人民政府
近年来,商丘市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的重要指示,创新举措,强力推进一老、一小、一贫、一残、一改、一中心“六个一”工程,打牢兜底救助基础,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社会救助工作现场会、全省兜底保障脱贫现场会、全省低收入家庭信息核对现场会、全省推进婚丧礼俗改革助力脱贫攻坚现场会先后在我市召开。我们的做法是:
一、打造阳光低保,实现精准救助
(一)率先建立低保长期公示制度。市政府先后3次召开会议,在全省率先推行低保对象长期公示制度,强化农村低保“靠公示保公平”工作理念,不断更新低保对象公示方式,在全市3851个村委、174个社区全部实行统一公示栏格式、统一公示内容、统一公示位置、统一费用支出,完成了从一块黑板到磁砖墙,再到市、县两级网站和村长期公示栏“双向公示”的转变,做到了低保政策公开、程序规范、对象精准。
(二)全面实行信息核对前置制度。低保对象审批前,全部实行信息核对,县级做到逢进必核,市级每季度核查一次,特殊情况下随时核对,从源头上将不符合条件的对象及时排除在救助范围之外。投资300万元建成低收入家庭信息核对平台,与市政府大数据中心数据库对接融合,实现了与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13个部门、16类数据实时共享。截至目前,全市已核对信息138.7万人次,预警信息11.3万人次。
(三)创新低保“三个四”措施。为解决虚报冒领、套取国家资金问题,低保信息做到上报信息、档案信息、长期公示栏信息、银行发放信息“四个一致”;为解决错发、漏发问题,低保发放做到户口本、身份证、本人及银行存折“四个对照”;为解决低保监督问题,畅通行风热线、12349民政服务热线、举报电话、舆论监督“四个渠道”。通过采取“三个四”措施,进一步打造阳光低保,实现精准救助。
二、创新敬老院管理模式,提升特困人员服务水平
(一)发挥中心敬老院示范带动作用。为切实解决乡镇敬老院基础设施差、人员少、资金不足的现实问题,我市积极推动县(区)中心敬老院建设工作,近年来已投资8000余万元,在4个县建立了中心敬老院,并将5个县(区)中心敬老院纳入规划,打造以中心敬老院为示范、区域型敬老院为支撑的敬老院管理新机制,真正把敬老院建成特困人员进得来、住得下、过得好的养老阵地。
(二)积极推进敬老院社会化管理。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敬老院建设与管理意见》,坚持试点先行、逐步完善,采取公办公营、公办民营、民办公助、连锁托管等形式,积极推进敬老院社会化管理。在确保特困人员稳定安置的基础上,引导有影响力的社会养老机构对敬老院注入资金、人才等,提高敬老院管理水平,提升敬老院外部形象。目前全市已有22家敬老院实行了社会化管理,入住社会代养人员320人。
(三)全面实行敬老院定期考核。我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敬老院设置专业护理人员岗位,每人每月工资不低于2600元。实施“百千万”工程,即:集中供养对象每月发零花钱100元,每人每年购置四季服装不低于1000元,每吸收一名特困人员,财政一次性奖励10000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绩效奖惩,每季度对敬老院进行绩效考评,前3名挂红旗,管理经费按集中供养人数每人每天2元的标准进行奖励。
三、强力推进“六个一”工程,打牢兜底救助基础
一是让贫困老年人老有敬养。市政府印发《商丘市双百一千民生民政重点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将百所敬老院列入重点民生工程,市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专项用于敬老院质量提升。全市142所敬老院已改造提升104所,投资1.5亿元,增加床位2800张。二是让贫困家庭儿童幼有慈育。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投资4000余万元,新建142个乡级督导站和1077个村级儿童之家,1.8万名儿童得到关爱教育。三是让困难群众贫有爱助。在全省率先建立扶贫对象即时救助制度,通过即时救助,我市有2807名扶贫对象纳入救助范围。四是让困难家庭重度残疾人残有善扶。探索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供养,建立生活补贴及公益性岗位制度,使138名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入住敬老院集中供养。五是改革婚丧习俗。减轻群众婚丧礼俗经济负担,深入推动移风易俗,农村婚丧嫁娶费用比以往减少30%以上,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工作。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频道3次报道我市婚俗改革做法。六是全力打造农村困难群众服务中心。投资3800余万元新建851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4万余名社区志愿服务者做到服务社区全覆盖,使困难群众求助有门、救助及时。同时,为助力脱贫攻坚,市政府举办全市社会组织结对帮扶对接仪式,动员引导1900多家社会组织,与困难家庭结对进行一对一帮扶活动,发挥社会组织积极作用,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提升站位,强化领导,创新思路,精准发力,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加大民政兜底保障力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中原更加出彩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