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政新闻 > 媒体聚焦

【中国社会报】构建体系 搭建平台 创新载体 慈善助力 武陟县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见成效

时间:2019-12-20 来源:中国社会报

司新鲜  蔡 茜  郑红卫

河南省武陟县作为全国社会救助改革试点,一年多来,着重从“构建体系、搭建平台、创新载体、慈善助力”等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出台了《武陟县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以及《关于确定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乡镇的通知》《武陟县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试行)》等配套政策,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救助服务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武陟特色”的社会救助路子。

以“机制创新”为核心

社会救助服务网络更加完善

推动建立社会救助服务队伍,形成县有社会救助管理中心(定期会商)、乡有社会救助服务中心(专项服务)、村有社会救助服务站(定点受理)三级服务体系,解决群众办事“第一步”难题。目前,武陟县已成立县级社会救助管理中心1个,乡级社会救助服务中心15个,村级社会救助服务站347个,共有专职人员30名,信息联络员400余名。同时,投资60余万元,进一步健全完善网络综合服务平台,将社会救助申请、受理、审批等模块统一纳入平台系统,简化办理程序,实现快捷办理。整合民政、人社、教体等各部门救助资源,把救助需求划分为生活需求、医疗需求、住房需求、教育需求、法律需求和其他需求等六大类,受理救助申请时,综合考虑家庭收入、支出情况,根据其家庭困难程度和救助需求,分析制定救助项目,实施“1+N”救助,放大救助效果。试运行期间,共受理社会救助书面申请317件,网络申请61件。在此基础上,实行社会救助审批权限前移,将现有社会救助对象的管理权和新申请社会救助家庭的审批权下放到试点乡镇,缩短救助审批时间,提高救助效率。对重度残疾人、特困对象、困境儿童、重特大疾病以及医疗刚性支出过高等五类特定人群家庭出现临时困难的,开通绿色通道,直接予以审批,共为619人发放救助金104万元。

以“载体创新”为抓手

社会救助兜底作用更加有力

创新政府救助承接载体,健全完善“康复医疗+精神慰藉+关爱保护+义工服务”救助模式。建立残疾人托养中心,依托县养老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打造5所集中医养中心,对重度残疾人实施免费医养,实现愿托尽托;建立救助对象照护中心,依托150所村级慈善幸福院,优先照护农村特困对象和年老多病低保对象;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依托社区、学校、慈善幸福院,建立儿童之家163所;大力开展义工服务。组织县直部门党员志愿服务队与社会义工团队,提升贫困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以“慈善创新”为重点

社会救助方式方法更加多元

一是“慈善+救急难”。对急难困家庭以及享受低保、特困、临时救助后,生活仍十分困难的家庭给予1000元-1万元的慈善救助。今年以来,共救助困难群众150人,发放救助金75万元。二是“慈善+助医”。对患病困难群众实施慈善医疗救助。累计救助2163人次,发放救助金780余万元。三是“慈善+助学”。对因家庭贫困而面临辍学的学生、孤儿实施慈善助学救助。目前,已资助74名贫困学生。四是“慈善+扶贫”。通过实施慈善产业扶贫、信托扶贫、医疗扶贫、助学扶贫、助困扶贫等创新项目,累计发放慈善救助金1956万元,累计惠及贫困人口4.5万人次。

在此基础上,通过爱心企业捐赠、社会力量、村民自筹等方式建立村级“帮扶基金”,作为社会救助的有力补充。在今年的99公益日活动中,武陟县共募集善款1626万元,获得腾讯配捐255万元,项目筹资数额居全省第一,参与人数达17.34万次,县级排名居全国第一。

 


责任编辑: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