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报】标准化建设重塑残疾人美好明天

时间:2019-12-30 来源:中国社会报

王 磊 郭敬东

2012年7月9日,河北昌黎火车站“最美铁警”李博亚为救一名卧轨者,自己双腿却被轧断,同年12月24日被护送回郑州。次日,河南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就组织专家组为其做了详细的诊断与评估。李博亚已经截肢的左下肢膝关节功能受限,断肢接肢的脚趾及脚面神经功能未能恢复。

专家组针对李博亚的情况,制订了包括残肢护理、物理治疗、功能训练、心理疏导在内的一整套装配假肢前康复训练方案。社工不但悉心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还介绍吉他老师教他学弹奏、唱歌,舒缓心理压力。经过2个多月的康复训练,李博亚终于可以装配正式假肢。后来,他不但可以站起来行走,还参加了迷你马拉松比赛,2016年又登上了嵩山之巅。

李博亚的整个康复治疗过程,正是遵循了河南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制定的《假肢矫形器接待服务规范》《假肢装配前训练规程》等标准,并在专家精心指导下实现康复。

超2.3亿的老龄人口,8500万的残疾人群以及伤病患者,面对这样庞大的用户群体,中国康复辅助器具的产业规模已超过4000亿元。

康复辅具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水平、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与过去相比均有了长足进步。但也要认识到,当前我国康复辅具配置行业的各项管理制度与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在辅具配置的全流程环节,尚未建立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追溯体系;特别是在急需的辅具配置流程关键环节,各项质量标准规范还不健全。

针对以上种种情况,河南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审时度势,加大投入,于2017年顺利制定出河南省地方标准《假肢矫形器配置接待服务规范》。该标准规定了假肢矫形器配制过程中接待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及基本要求、场地、设施设备要求、服务流程、档案管理、服务质量评价及服务质量监督。2018年又推出了河南省地方标准《下肢假肢装配前康复训练规范》,此标准规定了下肢假肢装配前康复训练的术语和定义、要求、康复训练流程、残肢护理、物理治疗与评估、功能训练与评估、心理疏导与评估、末期评估。该标准把康复治疗师、假肢制作师、社会工作师等相关技术人员组合成为患者服务的团队,通过接待检查、制订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进行康复训练、评估等各项环节,使患者及时得到包括身体、心理等全方位的康复治疗,为下一步装配假肢成功、恢复社会功能做好必要的准备。2019年,河南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再次在原标准基础上,加入上肢假肢装配前康复训练,制定出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首批团体标准之一《假肢装配前康复训练规程》,并向全国推广。这个标准的贯彻实施,将极大提高残疾人使用辅具的积极性,使用辅具的代偿性提高,使他们的生活质量提升、社会交流功能加强,增进患者与假肢制作者之间的互信和交流,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责任编辑: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