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区报】立足民政特色 关爱未成年人成长
近年来,河南省信阳市民政局重视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立足民政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教育、社会实践等活动,多措并举推进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传承红色基因
6月29日清晨六点,信阳市祥和社会工作中心全体社工驱车100余公里前往新县箭厂河乡戴畈村“三红”服务中心,为当地儿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第一课活动。原来箭厂河乡戴畈村“三红”服务中心是信阳市民政局援建的关心下一代儿童之家示范点。
每周一到周五的下午4时30分,“三红”服务中心便会热闹起来,放学的孩子们陆陆续续来到这里,几名“小老师”不仅陪孩子们看书写作业,也会在他们遇到难题时加以辅导。
这些“小老师”们都是青年志愿者,“四点半课堂”开设以来,先后有数百名志愿者来这里进行课后辅导。志愿者们在辅导孩子们的作业之余,还会定期开展科普知识、安全教育、健康讲座等各类活动,开设拓展性课程,给孩子们创造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为倡导未成年人传承红色基因、争做红色传人,信阳市还组织开展红色文化下基层活动,向未成年人宣讲大别山精神,重温革命先烈英雄事迹。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罗山何家冲等39个A级红色景区、博物馆(纪念馆),在“六一”“七一”“八一”等重要节日期间,都会有针对性地组织未成年人参观见学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社会力量提供服务
在中心城区,信阳市民政局组织首批36家社会组织结对帮扶40个社区,开展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困境儿童关爱为主题的服务活动。在农村,则聚焦农村留守儿童,引入多家专业社工服务机构,在潢川县、光山县、商城县、固始县、新县、淮滨6个留守儿童较多的地区实施“牵手计划”,面向困境儿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安全知识防范、心理关爱疏导等服务,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未成年人心理辅导,进一步规范开展、推广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信阳市民政局共投入福彩公益金近300万元,资助社区未成年人活动阵地建设,全市共有未成年人活动设施228所。同时,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做到有阵地、有设施、有队伍、有服务,真正打通社区关爱未成年人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信阳市民政局从2018年开始,实施儿童之家建设项目,成立了全省首家市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承担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遭受监护侵害等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对于无法查明身份信息的流浪未成年人,通过全国救助寻亲网、今日头条、DNA比对、人脸比对等多种手段,及时核查身份帮助他们返家。中心还承担起流浪儿童的临时监护责任,为其提供文化和法治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矫治、技能培训等全方位的救助保护服务。
强化兜底职能
今年,信阳市民政局建立了全市儿童福利信息综合系统,将全市近8.1万名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2967名社区儿童主任、196名乡镇街道办儿童督导员的基本信息录入系统,明确街道办儿童督导员、社区儿童主任工作职责,摸清儿童真实生活状况和实际需求。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为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信阳市民政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等13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服务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将全市近1500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保障体系,切实保障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合法权益,撑起关爱“保护伞”。据介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补贴,已参照孤儿养育标准,按照集中供养每人每月1350元、散居每人每月950元的标准发放,有关部门还会定期探访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针对困境儿童,信阳市民政局采取了多种帮扶措施,以此强化兜底保障职能,如针对孤残儿童,采取科学养育、救治康复、特殊教育等方式,提高其社会生存能力;为有收养意愿的家庭,完善收养手续,近年来已有百余名孤、残儿童回归了家庭。针对病残孤儿实施“明天计划”,实施手术积极治疗,使孤残儿童的生存和健康的权益得以保障,每年都有近20名儿童得到手术治疗。针对智力障碍和肢体障碍的儿童,进行康复理疗,近年来共计治疗儿童128人次,进步非常明显的约有70人次,其中已具备独立行走能力的16名。
(作者系河南省信阳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