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政新闻 > 媒体聚焦

【中国社会报】转业老兵干民政

时间:2020-09-15 来源:中国社会报

清晨。天气闷热。张志杰拿着抹布,忍着蚊虫叮咬仔细擦拭着一块块墓碑,神情庄重肃穆。墓园位于河南安阳西南角郊区,名叫“凤凰岭”。作为凤凰岭古园管理处主任,55岁的张志杰在古园已坚守了近20年。

老兵是块砖  哪里都能搬

经过15年的军旅历练,1997年3月,张志杰转业到安阳市民政系统。4年后,被任命为凤凰岭古园管理处副主任,同时负责管理处下属分部长青陵园的行政工作。

“当初,我以为管理处是个负责园林绿化的单位,到这儿一看才知道,竟然是荒郊野外几百亩的大坟场。”张志杰说,“当时不光是失望,甚至还有点害怕。”

“咱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我不干总得有人干,既然领导信任,就得干好。”面对家人的不理解,张志杰天天和他们“唠叨”,“虽然工作听着不好,但毕竟比起我以前在部队,咱们一家人还是团聚了啊!”

当时,凤凰岭古园已初具规模,而长青陵园还是一片荒山。张志杰带领职工手拿铁锹、镰刀、锄头、扫帚,平整土地,铲除杂草,绿化办公区。没钱请专业人员规划墓区,他就利用在军校学习的知识大胆尝试,独自在山上吃住10多天,绘制了上百张图纸,终于拿出了较为满意的方案。

长青陵园距张志杰家10多公里,他每天凌晨4点起床,骑着自行车,在崎岖的道路上奔波,风雨无阻。2004年6月,他因长年骑自行车颠簸患上了肛瘘,而当时正是开发墓区的关键阶段,他没有告诉家人和同事。直到工作告一段落,他才勉强住院半个月。

让逝者安息  给生者慰藉

由于工作性质特殊,张志杰和同事们的社交圈子狭窄,甚至不敢向亲友透露具体工作,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然而,他们每天都用一颗真心、一份真诚给生者慰藉、让逝者安息。

选墓地,对于张志杰来说,是每天都要面对的事。他经常对职工讲,选一块满意的墓地,是对逝者最好的送别,也让哀思有所寄托。10多年前,安阳县的杨女士来到凤凰岭古园管理处,称要为丈夫迁坟,而子女都在外地求学。了解情况后,张志杰当天便带人赶去,冒着高温酷暑,在密不透风的玉米地工作三四个小时,才将沉重的水泥棺挖出装上车。等把棺材运到凤凰岭古园,已经是第二天凌晨3点。

2011年3月,平原路统一规划,前张村一个客户需要迁移祖坟,而亲人不在身边。得知祖坟的干骨已被挖出,必须马上安葬。张志杰赶紧带人冒雨在墓区选址,来回跑了三四个小时才定好具体墓位。为了不耽误第二天安葬,他又和职工在风雨中拉砖建墓,直到晚上9点才把墓位建好。

第二天,客户顺利把祖坟迁到公墓。事后,专门将一面“民政人一心为民”的锦旗送到张志杰手中。

咱是公家人  干好公家事

作为特殊行业的从业者,每年都要应对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农历十月初一、农历正月初五这四个重大祭奠时段。面对往来公墓祭奠的几千辆车、数万名群众,在车流、人流中总能看到张志杰忙碌的身影。

“老张是单位的一把手,按说很多活他安排一下就行了,但他总是带头干。”业务科科长李宗选说。平时,张志杰与普通职工一样,经常背着喷雾器打药,推着除草机割草,手持大剪刀修剪花草。

对张志杰来说,单位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而家里的事他总顾不上。2006年11月,张志杰的父亲因病住院,而再过几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农历十月初一祭奠日。他把父亲托付给哥哥,自己带领职工忙于祭奠日的各项准备工作。哪知等他忙完,父亲已经溘然长逝。

2016年11月,北方的气温开始骤降。家住平原路段的王女士,冒着严寒,奔着张志杰的“名气”来到凤凰岭古园。说明情况后,张志杰即刻带领人员奔赴要迁出的坟地,同时安排人员选墓、建墓。两组通力协作,使得王女士家的坟地按时迁出。事后,王女士出于感激,想请张志杰吃饭、送张志杰香烟,都被张志杰拒绝了。“俺干的是公家事,也是自己的职责所在。”后来,一面绣有“阳光民政、服务群众”的锦旗送到张志杰的手上。张志杰将这面锦旗挂在了办公室,时刻警示自己不仅要干好公家事,还要当好公家人。

终日与坟墓为伴,一干就是18年。他坚守着寂静的公墓,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坚守着肩上的使命,用行动书写了一名转业老兵的执着和民政人为民爱民的情怀,赢得了人们的理解和社会的尊重。

(刘海青)

 


责任编辑: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