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政新闻 > 媒体聚焦

【中国社会报】兜牢保障网 夯实脱贫路
——南阳市探索特殊贫困群众“四集中”兜底保障

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国社会报

本报记者  柳 旭

作为河南省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截至2019年底,南阳市的贫困人口依然超过6万名,其中有不少是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无人赡养生活不便老人等失能半失能人员。为了让特殊贫困群众如期、稳定脱贫,南阳市委、市政府创新实施“四集中”兜底保障机制,努力让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群众生活更有保障、更有尊严。

分类施策  集中保障

今年的国庆巧遇中秋,为喜庆的节日增添了浓浓的团圆味儿。在西峡县二郎坪镇湾潭村幸福大院里,贫困户梅保安坐在屋檐下,一边吃着月饼,一边和几个老哥们儿唠嗑,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入住幸福大院之前,梅保安独自一人生活,尽管享受了扶贫政策,但日常生活无人照料,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每况愈下,为自己准备三餐都成为一种挑战。自从来到幸福大院后,到点有饭吃,健康有人管,平常还有人陪着聊天解闷,日子过得很舒心。

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为了进一步做好无劳动能力特殊贫困群众兜底保障工作,南阳市依托由危房改造集中安置点和闲置村部、校舍、厂房改扩建而成的村级幸福大院,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适宜就近看护的半失能人员、孤寡老人及其他特困人员,采取日托或全托形式集中托管,梅保安就是该项工作的受益者之一。

记者了解到,除了依托村级幸福大院建设集中托管点,南阳市还依托乡镇敬老院、县社会福利机构、医养结合机构建设集中供养点、集中托养点和集中康复治疗点,构建“四集中”兜底保障网,对特困供养对象、重度残疾人、重症慢性病患者、失能半失能人员、孤儿和孤寡老人等六类特殊贫困群众分类施策、集中保障,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截至目前,全市集中保障特殊贫困群众已超过4万人。

织密了网  兜牢了底

伴随着生日祝福歌,南召县白土岗镇民政所所长孙俊珍把蛋糕递到78岁的张书合老人手上。老人激动地说:“现在有这么多人陪我,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我很幸福、很开心。”

张书合是白土岗镇桐梓村的孤寡老人,2016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扶贫政策,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在“四集中”兜底保障对象摸底排查中,村里考虑到张书合年事已高、无人照料,经村“两委”商议和村民代表民主评议,并经他本人同意后,将他确定为集中保障对象,住进了乡镇敬老院。

“来之前我挺担心的,毕竟年纪大了,手脚不方便。现在,衣食住有人管,吃穿用不发愁,敬老院成了我的新家。”谈起入住感受,张书合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记者了解到,为了确保脱贫攻坚不落一户一人,南阳市逐村逐户普查、逐人比对筛查、市级集中核查,对六类人员进行排查登记,对达不到“一有两同四保障”(有人照料,与照料人饮食相同、居住相同,为供养人员保暖、保医、保四季有换洗衣服、保必需的日常开支)标准的,全部纳入“四集中”兜底保障范围。

为了把“四集中”兜底保障落到实处,南阳市采取“政府主导、乡村实施、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运作模式,明确主体责任,界定工作职责,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还将该项工作纳入暗访督查内容,传导工作压力。

为了增强经费保障能力,南阳市采取“财政投入一部分、部门整合一部分、社会捐赠一部分”的办法,在市、县列支专项财政经费的基础上,统筹运用民政、残联、人社、卫健、医保、住建等部门政策,整合使用入住人员低保、特困供养、医保、“政福保”“政康保”“防贫保”以及残疾人两项补贴、临时救助、慈善等多项资金,并引导社会公益组织和各界爱心人士等进行捐助。

截至目前,南阳市综合投入资金已超30亿元,新建或改扩建“四集中”兜底保障机构1430家。其中,村级幸福大院832家,乡镇敬老院255家,医养结合点229家,社会福利托养机构114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织密了网、兜牢了底。

托养一人  解放一家

“最初让我们来这里时,我既觉得没面子,又担心住不习惯,没想到一住就不想走了。”邓州市穰东镇火星村贫困户刘淑慧说,在幸福大院她不仅能照顾老伴儿,每月还能领工资。

刘淑慧的丈夫高敬民今年58岁,几年前因患脑梗导致瘫痪。由于一直在家照顾丈夫,刘淑慧不能外出工作,两口子都没有收入,家庭生活非常困难。住进幸福大院,不仅帮这家人节省了日常开销,刘淑慧还在院里找到了工作。

长期以来,对于一些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农村家庭来说,重病或残疾家庭成员的日常照料往往压得他们喘不过气。“照看一个人,拖垮一群人,致贫一家人”,是对这些家庭致贫返贫原因的真实写照。

在“四集中”兜底保障过程中,南阳市聚焦脱贫攻坚中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不仅帮特殊贫困群众解决了生活难题,还产生了脱贫攻坚叠加效应。一方面,通过新建或改扩建“四集中”兜底保障机构,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为贫困群众提供了增收新途径,比如内乡县马山口镇福星托养中心的护工都是贫困群众;另一方面,通过对失能人员的集中保障,达到了“托养一个人,解放一家人”的效果。1.5万名贫困家庭劳动力腾出精力务工就业,带动贫困家庭增收2亿多元。

“四集中”兜底保障开展以来,南阳市聚焦困难群体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通过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特殊贫困群众的集中保障,有效解决了他们生活难、照料难、护理难等问题,走出了一条以兜底保障助脱贫、防返贫的新路,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


责任编辑: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