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报】河南省黄河地名文化故事
黄河古渡口“花园口”的故事
朱坤杰
花园口是花园渡口的简称,是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知名的历史村庄。位于黄河南岸,索须河和107国道交汇处北部。
据传北宋年间,朝廷就派人在此建闸治水,有一次黄河在此地决口,人们用了几年时间才把决口堵住。堵口修堤的老百姓中许多都是灾民,等把黄河水堵住后,有些人干脆就不走了,长期居住在这里。
明朝嘉靖年间,桂家庄来了个名人叫许赞。据《明史》记载,许赞(1473-1548)是河南灵宝人,弘治九年进士,嘉庆中历官刑部、吏部、户部尚书。许赞任刑部侍郎时贪污腐败,70岁以后便告老还乡,利用搜刮来的钱财在桂家庄建了一座花园。该花园占地540亩,种植了各种奇花异木,终年盛开不谢,当地人称“许家花园”。
当时,许赞为了方便做运输生意,在涸水河面上走船,就开挖了涸水入黄河的水口,让黄河水倒流到涸水河里去。涸水河面宽了,水也深了,许赞买了船,找了船工,修了渡口,摆渡行人。随着南来北往做生意的人增多,渡口变得越来越繁华。花园和渡口的知名度远远超过了桂家庄,不知什么时候人们就把桂家庄演变为花园口了。
1938年6月,为阻止日军,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军新八师在花园口炸开黄河大堤,导致豫、苏、皖三省44个县受淹,89万人遇难,390万人流离失所的重大悲惨事件。让花园口这个地名再一次名震全国,成为抗战史上抹不去的符号。为让人们永远铭记这一历史事件,1997年8月28日,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在原址修建了“黄河花园口决堤堵口记事碑”。
今日的花园口,已在黄河南岸滩区建起了黄河生态林、黄河牧草园、黄河生态园、柳湖和休闲娱乐园五大景区,将军坝、黄河公路大桥、岗李水库、南裹头渔家乐、扒口处遗址等景点已闻名中原,优质水稻种植和黄河鲤鱼养殖两大特色已成为中原腹地的知名品牌,更是人们节假日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内黄来历源于黄河
张现朝
内黄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内黄于汉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置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内黄是最早的“四朝古都”。传说华夏始祖“三皇五帝”中的颛顼、帝喾二帝和商中宗太戊均建都、建业、建陵于此。这里是华夏儿女寻根祭祖的圣地,是春秋时期政治家商鞅、南北朝冉魏皇帝冉闵、唐代大诗人沈佺期的故里,是楚霸王项羽夺军救赵“破釜沉舟”之地,是民族英雄岳飞童年成长的地方。
内黄县来历源于黄河。据《汉书》记载,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在豫境“大徙”。清胡渭《禹贡锥指》说,这次黄河改道自宿胥口(浚县境卫淇交汇处)起,东行川旧道,经滑台城北(滑县旧城)、黎阳城南(今浚县城东北隅),东北至长寿津(今濮阳城西)与漯川分流,《内黄县志》载:“黄泽在县(当指旧县村)西北,泽广数十里,环之以堤。”
唐代黄河又流经内黄南部,大城村、牡丹街、北大吴、乔小吴的断堤脉垄就是当时的遗迹。宋代,黄河又袭旧道,从县南部西流,水患频繁。到金明昌五年(1194年)自延津、封丘、兰考向东改道,黄河从此离开内黄。
黄河流经内黄的历史周代前无考,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到金明昌五年(1194年),已近两千年的历史,黄河反复改道,形成了沙碱坡洼的地貌特征——黄河冲积平原。所以内黄得名是因为古代黄河变迁在此留下一个黄泉大洼,名曰黄沟、黄泽、黄池。又曰:地隶魏郡,立足魏地,自我观物,黄河以北为内,黄河以南为外,内黄在黄河以北,再者黄河南有外黄县,故名内黄。
雍正皇帝敕建嘉应观
魏新东 孙志明
黄河从大山峡谷中腾出,自武陟而下地势平旷,河道滚动无常,极易泛滥成灾。雍正之前,沁河入黄河河口,在钉船帮(现今武陟县的白马泉附近)到原武之间迁徙不定,18里没有修筑黄河大堤,成为最易决口的地段。康熙六十年(1721年)八月到雍正元年(1723年),黄河在武陟秦家厂、马家营、詹家店、魏家庄四处决口。滔滔洪水淹没新乡、彰德(今安阳)、卫辉,经卫河入海河,直逼京畿津门,危害华北,震惊朝野。大量泥沙淤塞运河粮道,事关国计民生。胤禛在康熙病中直接指挥了堵口、筑坝,同时命齐苏勒在武陟修建嘉应观。
雍正元年(1723年)六月二十二日,黄河又在武陟发生11处漫溢。雍正三年二月,一座集宫、庙、衙署三体合一的黄淮诸河龙王庙在武陟建成,由齐苏勒奏报朝廷,雍正皇帝钦赐御制匾额,定名为“嘉应观”,取嘉瑞长应之意。
随后,为了确保黄河安澜,雍正又命在嘉应观两侧建起东、西道院。东道院为黄河河道衙署,命河道副总督嵇曾筠在此专管河南河务,次年并管山东河务;西道院为河北道同知居住办公。嘉应观全部建成后,雍正皇帝又下令在西侧为在武陟堵口累死的陈鹏年修建了陈公祠,俗称陈大将军庙。
嘉应观是耗资最多、规格最高、建筑最雄伟的龙王庙。历代龙王庙虽多,但因龙王庙大多建在河工险要处,结果是“大水冲了龙王庙”,难得长久保存。因嘉应观在武陟险工处筑坝修堤后而建,才使得我们至今仍能欣赏到这座精美的宫庙,以及珍贵的治河功臣巨谱和史料。
孙口与“将军渡”
丁向东
孙口,是河南省台前县一自然村落,因渡口方位而得名。宋朝年间,丁氏、王氏、沈氏三姓集居于此,靠驶船摆渡为业,遂形成“渡口”。明初,此渡口因位于原寿张县东南方,依伏羲八卦之义,东南为巽位,时称“巽码头”。后此处的丁庄(丁那里)、王功图、沈庄3个自然村,相居连在一起,且有黄河渡口,艄公姓孙,当地“巽”与“孙”谐音,故又称“孙家码头”。后又分村,一村称“孙码头”,一村称“孙口”。1947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吹响了大反攻的进军号角。“孙口”为刘邓大军渡河处,后来在此建有包括“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纪念碑”和“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等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故亦称“将军渡”。
河图洛书与伏羲画卦
孙宪周
洛河是中国历史上一条著名的河,也是黄河的一条重要支流,在巩义境内流程33公里,史称“巩洛”,亦名清洛,在洛口注入黄河,入黄河处又叫“河洛汇流”。历代学者又把河洛汇流处称为“洛汭”。《中国历史大辞典》释“洛汭”曰:洛汭,又名什谷,指洛水入黄河处,在今巩义市东北。
“河洛汇流”是中原著名的自然景观,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游览、题咏甚多。这倒并不全是因为两水交汇、波逐浪涌形成的水天浩渺的大河风貌令人兴叹,而是有其历史文化方面的原因。以“洛汭”为核心的河洛地区,向来被认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之地。《竹书纪年》《尚书》等典籍中记载的“河出图,洛出书”以及伏羲画八卦等人文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在今天的巩义市河洛镇洛口村东的高崖上,伏羲画卦台遗址屹立于黄河与洛河交汇处的外夹角、黄河南岸高出河流约80米的台地上。伏羲台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00米,呈椭圆形,台东有一个约15平方米的盆地,称“羲皇池”。站在高台之上,可“西看黄河五十里,东看黄河四十八里”。洛水从西南而来,与黄河交汇,清浊分明。高台地势平坦,视野开阔。
传说远古时候,黄河、洛河中妖孽很多,经常兴风作浪,弄得河水泛滥,民不聊生。
当时伏羲是天下的首领,在这一带黄河、洛河中斩妖除怪,慢慢地水怪被降服了,黄河、洛河平静了,百姓捕鱼打猎,安居乐业。
为了防止水中的妖孽再次祸害百姓,伏羲每天都站在河边这个高台上眺望黄河,因这一段河流水面开阔,洛河又在这里和黄河交汇,站在这个高台上,可西看黄河五十里,东看黄河四十八里,河中妖怪稍有动静,立即就会被发现。
从春到夏,从夏到秋,伏羲察黄河、观天象,再也没有发现妖怪出现。
有一天,伏羲又在这个高台上监视黄河,突然发现河洛上空出现了一层吉祥之气,荣光闪耀。伏羲唯恐是妖孽出现,目不转睛地盯着水面,只见荣光闪耀之后,从黄河浮出一匹龙马来,从洛河中爬出一只巨大的神龟,爬到这个土台下便不动了。伏羲知道龙马和神龟都是吉祥长寿之物,绝不是什么妖怪,于是就仔细观察龙马身上的旋纹和神龟甲背上的纹理。
他觉得这吉祥之物身上带的纹理肯定是上天对人类的一种昭示,于是就把这种纹理记录了下来。后来,他反复研究、思索,就根据龙马身上的旋毛纹画出了太极图,又根据龟甲纹研制出了代表乾、巽、坎、艮、坤、震、离、兑八个方位的八卦图。因为伏羲最初画八卦是在这个临河的高崖上进行的,所以,这个土台就叫“伏羲画卦台”了。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有的专家认为,最初的“河图、洛书”仅仅是原始人类根据动物身上的对称纹理记录下来的某种符号;有的专家从理性分析的角度认为,河图、洛书是古人类在与自然斗争和寻求自身生存的劳动中,对实践经验作出的总结;有的认为是原始人类的气象图、方位图;有的说是一种数字公式或方程式;还有的认为是祭奠的奠礼。远古先民把他们的文明成果以图形符号的形式,刻在“龙马”或“神龟”等动物身上被保存下来,直到被伏羲发现,这些文明成果才又得以继承。
砥柱山与中流砥柱
李邦业
相传上古时代,黄河三门峡河道狭窄处有一座山挡住黄河流水,影响河水的通行,大禹治水时把阻挡河水的大山用巨斧劈开,使水分成三股,形似三个门。大禹又把三门下边一座矗立河中阻挡河水的山两边的河道凿宽,这座山叫砥柱山,这样就使这座砥柱山像一根柱子一样立在急流之中。三门峡的三股水分别被人们称为人门、神门及鬼门。其中鬼门最险,砥柱巍然屹立在急流中,无论狂风暴雨的侵袭,还是惊涛骇浪的冲刷,它一直力挽狂澜,巍然屹立于黄河之中,如怒狮雄踞,刚强无畏,自古被喻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中流砥柱,《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中流砥柱位于三门峡大坝下方的激流之中,冬天水浅的时候,它露出水面两丈多;洪水季节,它只露出一个尖顶,看上去好像马上就要被洪水吞没,惊险万分,但从没被淹没过。
传说很久以前,一位老艄公率领几条货船从三门峡上游驶往三门峡下游,船行到三门峡神门河口,突然天气骤变,狂风不止,大雨倾盆。刹那间,峡谷里白浪滔天,雾气腾腾,船工看不清水势,辨不明方向。老艄公驾船穿越神门,眼看小船就要被风浪推向岩石,老艄公大喝一声:“掌好舵,朝我来”。
他纵身跳进了波涛之中,船工们还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就听到前面有人高呼“朝我来,朝我来”,原来是老艄公站在激流当中为船导航。船工们驶到跟前正要拉他上船,一个浪头将船推向下游,离开险地。船工们在下游将船拴好,返回去找老艄公,见他已经变成了一座石岛,昂首挺立在激流中,为过往船只指引航向。因此,人们把这座石岛“中流砥柱”也叫“朝我来”。
从此以后,中流砥柱就成了峡谷中的航标,船只驶过三门以后,就要朝砥柱直冲过去。眼看船就要与砥柱相撞时,砥柱前面波涛的回水正好把船推向旁边安全的航道,避开了明岛暗礁,顺利驶出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