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集萃 > 党史中的红色地名

大河里革命风云录

时间:2021-08-02 来源:区划地名处

郭红文   五龙口镇人民政府

 

大河,指黄河的重要支流沁河,她发源于山西省沁源县霍山,在紫柏滩进入济源市境

里,《辞海》中注释为:“里,居也,二十五家为里。”据《济源市志》记载:“清顺治年间,济源共有5个乡,21个里,209个甲......1928年(民国17年),全县划分为7区,21里(100户为1里),每里又分10甲。”大河里是21里之一,是今济源市五龙口镇沁河以北、太行山下的一块地区,包括贺坡、省庄、山口、西窑头、尚庄、东逯寨、西逯寨、任寨、马村、逯村、化村、留村等12个村庄。“大河里”沿用的是解放前实行里甲制时的名称。

“大河里”作为济源早期党组织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早在1931年,这里就建立了党的组织开始了革命活动,以济源师范学生、共产党员郭孝坤、路行健、贺承宗及共产党员李达久、赵子青等为代表的沁河儿女,在中共特支济源县委的领导下,在大河里积极发展党员,传播革命思想,动员人民群众,反对土豪劣绅。1937年冬,大河里党支部在发展党员的同时,积极开展抗日宣传,筹建抗日武装。大河里大部分村为了护卫村庄,成立了“红枪会”。1938年3月,大河里党支部在各村组建抗日自卫团的基础上,选举成立了“大河里人民抗日自卫总团”,对敌斗争异常活跃,成为我党统一指挥、有一定实力的抗日武装,直接参与和有力配合了声震晋豫的“黄背坪”起义和“沁河暴动”,至今仍流传着“痛歼匪首李在兰”“铲除恶霸贺福重”“组织尚庄保卫战”“护送朱总司令过沁河”“活捉李正德,解放大河里”等英勇事迹,所以大河里一度有“小苏区”之称。

“大河里”既是济源四个保持敌后抗战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又是八路军太行、太岳区南下的重要通道。在解放战争中,大河里先后有1000余人参加了解放军,有300余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涌现出李钟玄、李健、王守志、李达久等一批开国将军。解放后,从大河里走出去的县团级干部200余人,地市级干部20余人,省军级干部10余人。又涌现出了付翠和、李立中、李继才、于善军、乔军中等一批将军。

巍巍太行山,滔滔沁河水,天地蕴正气。“大河里”彰显着一种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百折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穿越时空,薪火相传。不忘初心,铭记历史,重温这段光辉历史,会让我们的初心守得更牢。

参考文献:《济源市志》

 


责任编辑: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