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政新闻 > 媒体聚焦

【中国社会报】“老救助”看变化

时间:2022-06-22 来源:中国社会报

杜艳丹

今年的“开放日”与众不同,河南省开封市救助管理站邀请了5位特殊的参观者,他们是救助管理站已经退休的老领导、老同事。在座谈会上,这些“老救助”们无限感慨地回顾工作过往、诉说救助管理站的发展和变化,并对救助队伍的后生们寄予厚望。

“翻天覆地,天差地别,费尽脑筋也想象不出来现在的工作环境……”2013年年底,开封市救助管理站迁入开封市社会福利园区新址前,两位受邀的老领导袁二喜、于因彬已退休,“救助管理站原址只有16间低矮的平房小屋、41张救助床位,现在总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救助床位300张,条件可比原来好太多了,窗明几净,职工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说起现在救助范围的不断扩大,袁二喜很感慨:“2003年,从收容遣送改为救助管理之后,救助管理站只负责救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范围相对较窄。”

刚刚退休的原党支部书记吴林接着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救助管理工作越来越强调人性化管理和关爱型救助,救助对象的范围逐步扩大,从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的‘三无人员’转变为离家在外、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正在或即将处于流浪乞讨状态的人员。接收公安、城管和其他人员护送来站求助人员,除了流浪乞讨人员之外,还救助因务工不着、寻亲不遇、因灾、拾荒等原因来求助的人员。随之带来的还有救助观念的变化,主动救助意识增强,开始开展严寒及酷暑等极端天气下的街面主动救助,更好地保障受助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

在和前辈们的谈心中,工作人员也感受到了救助服务内容方面的变化,与医院合作设立定点医院、开启站内养育模式、推进长期滞留在站的受助人员安置等。“无身份信息长期滞留在站受助人员救助政策的变迁反映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工作越来越完善,也体现了近年来救助服务工作突飞猛进的发展。”吴林说。

“看到寻亲成果展示,我最大的感受是现在的寻亲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高科技。原来寻亲全靠一张嘴,通过询问、听辨口音缩小寻亲范围,在成册的行政区划资料上查找受助人员说出的地名,再通过电话联系属地派出所核实。那时候没有智能手机,也没法发照片辨认,遇到特殊寻亲对象会带着他们到疑似户籍地实地寻亲。现在有了今日头条、全国救助寻亲网等网络寻亲渠道,可以通过公安机关采集DNA、进行人脸识别,还可以通过微信直接发照片、视频进行辨认,可以让我们更快、更便捷地帮助受助人员找到亲人,回归家庭。”退休职工周景玲说。

“还有一个大的变化,是明显可以看到新生力量的注入,职工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队伍结构更加优化,单位也更加重视干部队伍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的提升,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更加突出,表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吴林表示。

最后,“老救助”们语重心长地对后生们叮嘱:“我们的服务对象是社会上最特殊、最困难、最边缘的弱势群体,一定要用爱心、耐心、细心、恒心为他们提供服务,真正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权益;救助管理工作责任重大,在救助工作中一定要按照救助政策要求、按照救助流程做实做细各项工作,做到规范化管理;做好救助服务的同时也要做好自身安全防护。”

“救助管理站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前辈们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开封市救助管理站站长侯俊强说,“我们将继承和发展前辈们的传帮带传统及艰苦奋斗精神,在救助岗位上发光发热,将党对救助管理工作的部署转化为群众满意的高质量服务。”

 


责任编辑: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