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民政局多措并举提升社会救助效能
今年以来,新乡市民政局着力提升兜底保障能力,坚决守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保障民政服务对象41万余人(次),有力服务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提高保障标准兜住底
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和返贫线动态衔接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机制。与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提高2022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财政补助水平以及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的通知》,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630元、420元,城乡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月人均819元、546元,有力兜住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二、运用核对抓手兜准底
在相关法律框架内,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与人社、房管、公安、残联、税务、不动产等部门共享数据资源,规范操作流程,开展救助核对。累计开展社会救助核对11.21万余人次,开展工会困难职工协查核对169人次,核对系统8个部门13个接口数据吞吐流量145.76万条。将符合条件的家庭及时纳入低保,不符合条件的及时清退,确保精准救助。
三、落实三项措施兜好底
一是拓展渠道。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为减少人员流动,灵活运用电话、微信、邮箱等多种方式,对区域内城乡低保、特困供养、防返贫监测“三类户”、低保边缘户等开展摸底排查,掌握困难群众有无“脱保”“漏保”,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试点社会救助手机端APP,着力打造“网上申请、指尖办理”新模式,足不出户申请救助,乡镇(街道办)民政工作人员根据申请,3个工作日内主动到家中走访核查,真正做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二是强化监测预警。运用河南省社会救助管理系统,将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扶贫“三类户”和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低保1.5倍的低保边缘家庭,全部录入系统,纳入监测范围。与教育、医保、残联、人社、住房等部门建立定期信息推送机制,将关联人员信息分别纳入各自监测范围,提升监测预警联动能力,增强救助实效性,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三是下放审批权限。将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小额临时救助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确认,办结时间压缩至30天内,提升救助实效性、精准度。建立村(居)民政协管员制度,用身边人管理身边事,有效杜绝人情保、关系保等现象发生,促进社会救助公平、公正、公开。
(王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