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政新闻 > 媒体聚焦

【中国社会报】河南:以“互联网+”推进信息技术
与民政工作深度融合

时间:2023-03-31 来源:中国社会报

2022年以来,河南省民政厅坚持从全省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局出发,以“互联网+”改革为牵引,把为民服务作为数字民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建设全省民政综合业务信息平台,稳步推进大数据应用,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民政工作深度融合,实现数据治理体系化、业务监管精细化、审批流程数字化、为民服务便捷化。

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

形成居民家庭经济状况“全景画像”

河南省民政厅打造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着力强化部门联动,统筹整合资源,拓展完善平台监测预警功能,逐步形成一户一档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全景画像”。

着力完善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做到实时汇集。通过横向对接人社、教育、医保等部门,实现多维度数据共享分析,对所有低收入人口开展动态监测。完成390万条低收入人口信息汇集,包括防返贫监测对象、残疾人、重慢病患者、失业人员等基础数据。对104万户各类低收入家庭进行监测预警,推动社会救助向梯度化、多层次延伸,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建立健全主动发现机制,实施基层社会救助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走访摸清未纳入兜底保障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家庭情况和返贫风险,将他们按照实际情况纳入相应动态监测范围。建立防止返贫监测数据比对共享长效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通过每季度数据比对和线上筛查,对低收入人口进行常态化监测预警,并指导基层分类开展核查工作,及时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给予救助。目前,对145.7万已脱贫人口通过社会救助进行兜底保障,将39.3万防返贫监测对象纳入低保或特困救助供养范围。同时,出台《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规范》,扩大数据比对范围,提高社会救助对象认定精准度。2022年,全省受委托核对低保信息609万人次、456万户次,检出有效信息110万人次、79万户次,其中,新申请受委托核对低保信息161万人次、99.4万户次,检出有效信息65.9万人次、50.5万户次。

发挥信息平台优势

推动数字民政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民政综合业务信息平台运行以来,逐步实现了民政各业务系统之间、民政上下级单位之间、外部相关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交换,将各民政行政审批系统与省政务服务平台和河南省“豫事办”对接,提高了民政“互联网+”便民服务能力。平台开放信息公开、公共服务、公共参与互动等内容,可在线办理婚姻登记预约、儿童收养预约、社会救助对象在线申请、养老服务机构投诉举报、民政地图查询、社会组织法人年检申报等事项。构建协同高效的民政数字化履职能力体系,统筹推动系统建设,完成殡葬管理、婚姻登记、儿童福利、救助管理、养老服务等9套业务系统的主要功能研发。其中,婚姻登记管理系统于3月上线运行。该系统加入身份证读卡、人脸识别、指纹采集和电子档案上传、户籍比对等功能,大大提高了结婚登记办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按照“集约化建设、多元化应用、协同化治理、精准化决策”的总体思路,河南省民政综合业务信息平台推动实现民政业务申请、受理、办理、结果反馈等全流程的信息化,逐步形成民政政务服务“一网办”“掌上办”和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大平台”,推动数字民政高质量发展。

实现全天候监管

筑牢安全生产“智慧防线”

河南省民政厅党组坚持科技赋能,建成全省民政系统应急指挥调度中心,确保突发事件科学高效响应、分层分级处置、有力有序应对。注重提升高清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的使用效能,通过省民政系统应急指挥调度中心,打造以省民政厅为核心节点,统一技术标准,覆盖省、市、县三级民政部门的高清、实时、双向的音视频会议会商系统,实现全省民政电视电话会议管理“一盘棋”。同时,规范值班值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建成信息共享、高效决策、部门联动的值班系统,实现全省各级值班室互联互通互控和可视化值班点名、日常视频调度、应急指挥等,省民政厅总值班室可对各地民政部门值班室进行24小时视频调度和应急指挥,有效提高了各级民政系统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为强化应急指挥调度,中心完成全省37个儿童福利机构、138个救助管理站、15个省辖市“智慧养老”平台视频信号对接工作,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通过管理端进行视频定点查看、视频回放、视频截取等,实现督查指导实时化,在出现重大事件时可通过接入的现场实时监控画面,进行点对点应急指挥,大幅度提升行业监督管理水平和效率。

(武昭宇  姚方)


责任编辑: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