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政新闻 > 业务动态

强基础 补短板 促服务
推动敬老院转型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时间:2023-07-17 来源:许昌市民政局

    许昌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乡镇敬老院转型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工作,精心谋划、有效推进,通过以公建民营、创新模式、科技赋能等手段,从组织领导、政策支持、技术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完善制度,加快推动敬老院转型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不断满足农村老年人对安度晚年生活的美好愿望。

公建民营,盘活农村养老服务资源。一是硬件条件明显改善。许昌市自2018年开始,利用3年时间对全市农村敬老院进行综合提升改造,农村敬老院硬件设施面貌焕然一新。印发《许昌市敬老院公建民营实施办法》,探索鼓励乡镇公办敬老院推行社会化运营。二是入住对象明显延伸。敬老院公建民营后,在优先满足区域内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将富余床位向社会老人开放,提升养老服务能力,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精神关怀、拓展服务等便利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取得了初步成效。三是管理质量明显提升。规模化、专业化养老服务公司采用统一培训、统一规章制度、统一管护标准的运营模式,能够满足专业化管护需求,破解了农村敬老院普遍存在的运营、管理难题,实现了社会力量参与管理经营,提升了管理服务水平。

创新模式,发挥敬老院阵地作用。一是区域转型+分散供养模式。许昌市以农村敬老院转型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为抓手,以解决分散居家特困人员的生活照护、医疗困难为突破口,将敬老院区域转型与为分散供养对象提供上门服务相结合,精心谋划、有效推进,打造服务于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快捷、高效的“立体式”网络。20231月,长葛市和尚桥镇敬老院作为试点开始运行分散特困居家上门照料服务,解决了分散居家特困老年人的就餐、就医、洗浴、失能照护等难题,截至6月底,长葛市已开展上门服务2000余人次,累计服务工时55608小时,服务满意率达95%以上,有效满足社会面的养老需求,公共养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二是区域转型+公益服务模式。目前,大多数农村老人仍会选择居家养老,将养老服务沉下去,已成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共识。禹州市鸠山镇以中心敬老院为依托,以困难老人尤其是失能、半失能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每月开展2次以上公益上门服务,充分发挥养老机构服务管理、专业技术优势,深入村组、走进家庭,通过开展“六助”服务,满足老人精神需求、健康需求、物质需求。目前,鸠山镇中心敬老院已开展居家上门服务10余次,辐射周边8个村,上门服务老人一百余人次,邀约老人走进机构8次,受服务老人58人,有效提升老人的获得感、幸福感。三是区域转型+提升服务模式。长葛市、襄城县等地以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为依托,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十五分钟”服务圈。对照护对象的身体情况进行全方位评估,了解其身心状况,依据特困人员的实际需求,将“兜底型救助保障”提升至“适度型幸福供养”,提高特困人员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和健全特困人员服务政策,通过开展“六助”服务,从特困人员健康需求、精神需求、物质需求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不断提升供养对象满意度和幸福感,助推特困人员服务水平上升到新层次。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养老体系。一是推动“一体化”。针对服务对象实际需求,长葛市通过“中心+平台”的服务模式,将政府、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服务对象群体进行有效链接,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智能化服务”为核心,以提供“六助服务”为基本内容,根据区域内老年人口及机构的分布,统筹分配服务资源,构建居家上门运营管理体系,推动形成“一中心、一站式”的居家服务网。二是提升“服务等级”。组织专业人员对服务对象进行能力评估,掌握服务对象基本情况与需求动态,建立信息库,并将数据上传至智能平台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将服务对象群体划分至就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各中心根据前期调研的服务需求,制定服务项目、服务方式和时间频次,并与服务对象的照料护理人结合,完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等级。


责任编辑:赵刘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