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区报】养老实事托起幸福“夕阳红”
近年来,河南省新蔡县紧紧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实事,积极推行“兜底+社会养老”模式,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高品质养老服务需求,切实提高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兜底保障有“广度” 让老人“暖心”
“我的腿有残疾,走路不方便,老伴身体不好,女儿智力障碍,镇里给我们办了低保、高龄补贴和残疾人补贴,钱直接打到卡里,太方便了。”每每谈及党和国家的养老政策,砖店镇汪寨村村民刘荣志就止不住夸赞。
该县着力强化对特困、城乡低保、高龄、失能老年人的兜底保障,将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和特困人员供养范围,落实政策全覆盖、全方位。目前,该县老年人纳入城乡低保1.8万人、享受特困供养4196人、高龄老人补贴2.8万人、残疾人两项补贴8200人。今年以来,该县下拨临时救助资金185万元,切实解决困难老年人遇到的突发性、紧急性、临时性基本生活难题。
“通过县、乡镇(街道)线上线下宣传,让群众知标准、明手续、晓流程。采取‘铁脚板’入户走访与‘大数据’比对相结合,极大提高了高龄津贴发放的精准度。”新蔡县民政局分管副局长李智育介绍。
该县按照80岁、90岁、100岁以上三个年龄段每人每月分别发放60元、100元、500元,惠及2.8万名高龄老年人。同时,实行“应进则进,应退则退”的动态化管理,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采取上门认证服务,让他们足不出户完成高龄津贴认证;对不在本地居住或因病住院的老年人,采取拍摄老人手持当日报纸的照片或工作人员微信视频通话的方式认证,切实为高龄老人提供优质、便捷、贴心服务。
“韩集镇中学教师武贺生、张秀荣夫妻俩跟随在洛阳市工作的儿子生活在外地,从申请高龄津贴到年度认证,一直采取视频、拍照与网络办理。”县民政局养老服务和儿童福利股股长曹顺顺说。
服务体系建设有“高度” 让老人“舒心”
“我在老家也住过养老院,也看过很多家养老院,还是这里环境美、服务周到,收费也不贵。”安徽省临泉县艾亭镇甘庄村86岁的段秀真奶奶说。原来,段奶奶的女儿在外地做生意,听在新蔡县上班的外甥介绍,新蔡县中心敬老院办得不错。于是,段奶奶去试住了三天,非常满意。
2022年,该县把加快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县、乡镇(街道)、村(居)三级书记民生工程,高起点、高标准建设1个县级中心敬老院;3个街道各建1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嵌入式养老床位不少于50张;23个社区各建1处日间照料中心。今年,该县着力抓好各养老服务机构的高效运营与精细化管理,实行食宿宾馆化、管理科学化、服务系列化,为入住老人提供高品质服务。
“过去一到夏天,白天在树荫下乘凉,夜里电风扇吹得筋骨酸疼、头发蒙。如今,各屋都有空调,条件不错。”“瞧,这里有下棋的、打扑克的、聊天的……”近日,笔者来到孙召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老人满意地说着养老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
该县将23个乡镇(街道)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成功转型为区域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服务范围扩展、生活设施扩充、安全设施扩增,不仅配齐紧急呼叫、视频监控、智慧用电、烟感报警和自动喷淋“五大”安全保障系统,还为400多名集中供养老人安装了冷暖空调和多功能护理床。
适老化改造有“温度” 让老人“称心”
“门口安装了感应灯、振动铃,卫生间装了扶手、淋浴器,地面还铺了防滑垫,既方便又安全。”这是栎城乡李元村适老化改造项目实施以来,受益老人赵卫礼的切身感受。
该县按照“自愿、安全、便利、经济”的原则,以舒心舒适为目的,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根据需求将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和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纳入居家适老化改造范围。通过防滑处理、安装多功能护栏和扶手,配置沐浴椅、轮椅、手杖等基础项目,改善老年人居住条件。2022年适老化改造169户,今年又改造710户。
此外,该县打造双向联动的“线上+线下”服务体系,加快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推广运用和人工智能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家庭照护床位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盘活养老资源,探索推行由大中心辐射带动小中心的养老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智慧化、“点餐式”上门服务。如县天佑养老院内建有24小时智慧服务紧急呼叫系统,每位老人床头都配备了智能呼叫器。
新蔡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代晓表示:“养老服务是贴民心、暖人心的民生工程。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力度,多措并举,办细办实养老服务惠民实事,让老年人切实享有满满的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