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政新闻 > 业务动态

信阳市民政局:
稳稳兜牢弱势群体 助力打造幸福民政

时间:2023-11-10 来源:信阳市民政局

信阳市民政局锚定困难群众兜底保障目标任务,着力强化政策供给,优化工作机制,深化救助服务,社会救助扩围增效成果明显,低保、特困等弱势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扩围增效,筑牢弱势群体关爱保护屏障。提高保障标准,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和返贫线动态衔接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机制,对“鳏寡孤独痴残”的六类特殊低保对象实行重点兜底,提高特困人员的照料护理费。扩大救助范围,适当降低低保对象的准入门槛,不断拓展救助辐射范围,全市39.62万名低保对象和5.37万名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提高临救效能,全市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817.7万元,救助临时遇困群众1.57万人次,同比增加2600余人,增幅达20%。足额发放资金,成立督查专班,对困难群众救助资金发放使用、规范管理以及问题整改等进行全程跟踪和督查,确保困难群众的每笔救助款及时足额发放。

完善机制,推动便民服务全面提档升级。下放审批权限,积极推行低保等社会救助事项审核确认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 实现认定流程再造、压缩办理时限、提高救助效能。加强监测预警,建立“线上建信息平台+线下入户走访”相融合的低收入人口监测帮扶机制,主动发现和帮扶需救助的困难群众。畅通求助渠道,全市开通社会救助服务热线电话125部,安排457人值守接听,与“12345”便民热线中心建立来电共享研判机制,第一时间响应群众的救助申请、政策咨询、举报投诉等各类事项,对主题教育以来3018通来电逐项落实,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以民为本,擦亮困难群众幸福底色。深入调研交流,摸清困难群众新需求,联合市医保、残联、乡村振兴等部门成立6个调研组,深入基层一线,对兜底保障工作深蹲细研。推广“戴畈模式”,打造居家养老新样板。新县戴畈村立足农村“居家养老”小切口破题,成立老年协会,实行网格化服务管理,让留守妇女照顾、服务本村留守老人,实现满足老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与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增收双赢。“戴畈模式”推广工作已列入《信阳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目前覆盖全市1790个村,覆盖率63%,服务6万多名农村老人。探索“汪桥经验”,开创温暖救助新格局。率先在商城县开展照料的服务类社会救助改革工作,推动照料护理资源要素充分整合,一站式解决特困人员照料护理需求,探索形成商城县“汪桥经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责任编辑:赵刘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