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政新闻 > 媒体聚焦

【大河报】追思仪式温馨庄重,让生命在绿色中永恒

时间:2024-04-01 来源:大河报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蔡君彦 

惠民生,树新风。3月30日上午,郑州市2024年公益树葬活动在河南福寿园举行。参与本次活动的123个家庭使用可降解骨灰盒,在树葬花园安放142具亲人的骨灰,让逝者“入土为安”,让生命在绿色中永恒。记者现场了解到,有多个家庭之前参与过公益树葬,今年再度前来送别亲人,还有人专程从海南坐飞机回来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是郑州市2024年清明节节地生态葬系列活动之一。据郑州市殡葬事务服务中心统计,清明节前,郑州市分时、分地进行的三场节地生态葬活动,共有233个家庭参与,安放骨灰289具,绿城民众响应节地生态葬的参与热度进一步提升。

  123个家庭参与2024年公益树葬 追思仪式温馨庄重

  白幔低垂,鲜花静默,祈福心愿卡、水溶信笺纸、爱心思念灯等文明追思用品整齐摆放……上午9时30分,参与活动的家属代表在长桌前肃立,共同参与温馨庄重的追思仪式。

  整场仪式分为宏钟启祭、正声文祭、清茶情祭、云水礼祭、惜别暖祭五个篇章。

  三声钟鸣之后,礼仪人员深情诵读节地生态葬祭文。来自郑州市创新街小学的几名学生集体朗诵诗歌:生命是美丽的风景画,抛开那世俗的纷扰,只留下清新与自然……为生命礼赞,为逝者送别。

  为逝者敬献鲜花环节,有创意且有科技助力。当礼仪人员手捧花束缓步至舞台中央,大屏幕上,同时出现了树葬花园的实景画面,敬献鲜花完毕,一粒种子在画面中开始生根发芽,在现场家属的共同注视下,逐渐长成参天大树,致敬生命的同时,也代表了生命的延续和永恒。

  接下来,现场通过敬献五谷、暖灯奉茶、鞠躬致敬、水溶纸寄情等充满仪式感的流程,进行追思缅怀,送别生态葬先行者。

  仪式现场,还倡导人们参与网上纪念,拿起手机扫描大屏幕上的二维码,进入云纪念平台,缅怀亲人。

  追思仪式结束后,人们依次排队前往安葬现场,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把盛放逝者骨灰的特制可降解骨灰盒分别安葬在树葬花园中,入土为安。

  本次活动由郑州市民政局、郑州市文明办等单位主办,郑州市殡葬事务服务中心、新郑市民政局、河南福寿园等单位承办。据统计,今年有123个家庭参与公益树葬,共安葬亲人的骨灰142具。随着时间流逝,这些骨灰经过自然降解后,将和大地融为一体,回归自然。

  “80后妈妈”带孩子来送别丈夫 七旬老人安葬弟弟了却心愿

  这天,“80后妈妈”吴女士穿着黑色上衣,带着一双儿女来送别丈夫。这是她第二次参与公益树葬活动。

  吴女士说,去年4月1日,她参加公益树葬安葬了公公婆婆的骨灰。去年4月底,她的丈夫被癌症折磨七八年后,不幸因病离世,撇下她和两个十来岁的孩子。生活多磨难,怎么办?“我肯定得把家撑起来,把孩子好好养大。”她擦干眼泪,笑对生活,努力挣钱养家,为孩子们遮风挡雨。

  清明节前,吴女士报名参加今年的公益树葬,“这里环境好,鸟语花香,他也能和爸妈在一起”。安葬好丈夫后,她对孩子说:记住这个位置,记住这些树,你爸就在这棵海棠树下……

  “真好!真是给老百姓办实事儿。”74岁的刘奶奶在树葬花园安葬好弟弟的骨灰,起身离开时,不忘对现场的工作人员道谢。

  老人说,父母都不在了,弟弟无儿无女,几年前也“走”了,她是当姐姐的,肯定得操心把弟弟安葬好。“我今年才知道公益树葬活动,觉得挺好的,把俺弟安葬好了,我的心愿也了了,人生就这么回事儿,也得紧跟时势,我回去就打算跟俺妞说说,等我百年之后,也把我葬在这里。”

  为参加公益树葬 有人专程从海南坐飞机赶回来

  公益树葬是一种文明环保的殡葬方式,使用可降解骨灰盒,不立石碑,不留姓名,节约土地,既实现了入土为安,又能保护环境,更寓意将生命和自然融为一体,使生命得到延续和升华。

  郑州市公益树葬活动由来已久,自2008年首届公益树葬在河南福寿园举办以来,逐渐成为推动节地生态安葬、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代表性活动,树立起绿色殡葬新风尚。位于河南福寿园的树葬活动区域,已建设成为一处综合性树葬主题花园,形成永久性生态树葬区域,满足更多市民群众对生态安葬的需求。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3月29日,郑州市首届公益树葬有80个家庭参加,安葬骨灰115具;第二届时,84个家庭参加,安葬104具骨灰;第三届时,140个家庭参加,安葬173具骨灰……接下来10多年来,受各种因素影响,数据有起伏,不过,从大趋势来看,随着绿色殡葬理念逐渐被人们接受,咨询、参与公益树葬的家庭越来越多了。

  工作人员介绍说,参加2024年公益树葬活动的家庭中,有人专程从海南坐飞机回来参加活动,有人从上海坐高铁回来,都希望通过这种生态环保又温情的方式,送别亲人。报名的家庭中,也不乏之前已经参加过一届或两届、今年继续参加的,这些参与者中,很多人并非家庭困难,而是思想开明、格局很高,响应国家绿色殡葬号召。

  推动节地生态葬普及 满足老百姓“逝有所安”需求

  “节地生态葬是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的安葬方式。”郑州市殡葬事务服务中心书记、主任王朝峰表示,清明节前,郑州市2024年清明节节地生态葬系列活动陆续开展,落实惠民政策,积极倡树文明殡葬新风,更好地满足老百姓“逝有所安”的需求。

  根据活动安排,3月26日,以“节地生态 惠民公益 致敬生命 融于自然”为主题的郑州市2024年公益节地生态葬首场活动,在御泉森林陵园园区内举行。3月30日,第二场、第三场活动分别在河南福寿园、河南黄河北邙福寿陵举行。据统计,三场活动共有233个家庭参与,安放骨灰289具,让逝者“入土为安”与节地环保兼得,让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惠民生,树新风,推进节地生态安葬工作开展,郑州市民政局、郑州市财政局于2020年下发了《关于落实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机制的通知》,将节地生态安葬的奖补工作纳入规划,形成长期奖补机制。根据通知,逝者家属在民政部门核定的公墓和骨灰堂(楼),采取树葬、花坛葬、草坪葬、壁葬等方式安放亲人骨灰,提供相关资料且符合要求的,每具骨灰可获得1000元补贴。

  变化正在发生。在政府部门的积极倡导下,在奖补机制的激励下,在绿色殡葬先行者的带动下,了解并接受树葬、花坛葬、壁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的民众越来越多。

  “今后,我们要持续宣传、不断推广以公益树葬为代表的多种节地生态葬,不断推动节地生态葬的普及。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绿色文明的殡葬新风也将在中原大地蔚然成风!”王朝峰说。

  “感谢您为亲人选择绿色生态葬,以文明、环保、低碳的方式让生命在绿色中永恒,为国家绿色殡葬事业贡献力量。”从2022年开始,参与公益树葬的逝者家属都收到了由郑州市殡葬事务服务中心印发的“践行低碳文明新风”《郑州市生态树葬绿色证书》,证书首页有编号,也有几行字,用温情的方式致敬,上面写着:爱因为博大而变得高贵,高贵的爱也会让想念止于哀伤,臻于慈悲,感谢你们,想念你们。


责任编辑:赵刘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