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政新闻 > 地市要闻

许昌市聚焦特殊儿童健康成长
着力推动儿童福利机构特殊教育转型升级

时间:2024-05-16 来源:许昌市民政局

近年来,许昌市着眼特殊儿童健康成长发展,依托许昌市社会福利院,按照“体系更加健全、保障更加有力、服务更加专业的”总要求,着力推动许昌市特殊儿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特殊儿童成长创造更好教育条件。

提升站位,扛稳特殊儿童教育责任。一是强化部门协同。印发《许昌市进一步推进儿童福利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由民政部门牵头负责,统筹协调,全力推进儿童福利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2022年,许昌市成为全省首批完成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和成立市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单位。二是强化机构建设。202012月,成立许昌市社会福利院培智学校,实现适龄儿童学籍管理、均等义务教育“全覆盖”;2022年成立“许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指导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生活无着流浪乞讨儿童等特殊儿童的救助、保护、关心关爱服务工作。三是强化政策保障。印发《许昌市特殊教育发展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完善多方协调联动特殊教育推进机制,将许昌市社会福利院培智学校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职能纳入三年行动计划,为进一步顺应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升级,拓展服务对象,面向社会招收有需求的适龄特殊儿童接受均等义务教育提供坚强的政策支持。

融合赋能,拓宽特殊儿童教育内容。对儿童开展“一站式”量身评估,以“最有益于儿童发展”为原则,不断探索儿童全面发展新路子。一是开展融合教育。结合儿童身心发展实际,优化整合多方资源,将启蒙教育、生活技能、体能训练、手工艺术、职业培训、文化课程等融入特殊儿童康教课程体系,先后开设作业治疗、言语治疗、感觉统合训练等康教课程,增设智力障碍康训项目。同时,注重学生缺陷补偿和能力开发,将个性化分组教学和针对性康复训练有效结合,用形式多样的课程体系和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打通“残障”和“融合”的壁垒,让孩子们拥有生命的尊严、生活的快乐和未来的梦想。二是开拓职业教育。将特殊教育融入日常生活,打造多元协同培养机制,分阶段开设烘焙课、洗车课、插花课、整理收纳课等实用课堂,以厨房、洗车间等生活场景为教育空间,以烹饪、精细化清洗等实操技能为教学载体,形成实用课程-校外实践-社会融入-自我实现的“全链条”融入模式,增强孩子们日常生活劳动能力、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三是延伸送教(康)服务。20231月,率先将许昌市社会福利院纳入许昌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与省市两级四家定点医疗机构建立联系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延伸“送康上门”“送教上门”服务,将业务领域拓展到非机构内事实无人扶养儿童、社区贫困家庭留守儿童等其他困境儿童,保障更多有需求的特殊儿童同等享受规范、多元、优质的康教资源。2023年,有25名非机构内困境儿童直接受益。

多措并举,注满“许童”起航动能。一是打造健康成长环境。积极协调教育部门帮助具备正常上学能力的孩子到公办学校就近入学。当前,有7名孩子在公办学校学习,其中2名孩子在市重点高中就读。根据孩子们的独立生存情况,协调住建部门对收养对象进行妥善安置,7个孩子纳入公租房保障,妥善解决生活后顾之忧。对于那些有运动潜能的孤残儿童,积极向体育、残联等部门推荐,通过专业化、规范化、综合化的训练,以体能锻炼促进身体机能康复,为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基础。2021年以来,先后有1名残疾健儿在全国残运会上获得佳绩,3名残疾健儿在省残疾人运动会上摘得金银铜牌。二是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双师”干预,实施“双师”联动,先后为30余名孤残儿童、10余名临时监护困境儿童提供成长发展、行为矫治、心理援助、亲子共学等倾听陪伴式介入服务,传授儿童积极的沟通与表达方式,搭建儿童家----社三级保护网络;拓展户外娱乐实践活动,组织孤残儿童游公园、逛超市、看电影、体验红色纪念馆等活动,增加生活阅历,拓宽认知面,促进与社会的融合。三是搭建就业成长平台。积极链接许昌地方特色产业,对接帮扶社区爱心企业,引入手工创业特色项目,对收留抚养儿童成年安置进行量身评估,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供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妥善安置成年孤儿就业。让孩子们通过劳动自食其力,体现人生价值。据统计,截至目前,共救助172名儿童,12个孩子提供就业指导并落实就业。


责任编辑:赵刘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