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政新闻 > 媒体聚焦

【郑州日报】携手相助 让救助更有温度

时间:2024-06-21 来源:郑州日报

如何让救助服务遍布郑州的街头巷尾?怎样给临时遇困人员一个温馨舒适的“家”?何以在社会各领域形成救助合力?今年的6月19日是第十二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这天,郑州市救助管理站以“携手相助 让救助更有温度”为主题开展活动,用详实的讲解,贴心的服务,多角度、全方位、近距离向前来参观的市民诠释救助管理工作理念、政策法规,并展示郑州救助管理工作成效。

线上线下 24小时无偿救助

“房子造型、捧心图标、阳光普照,组合在一起就是咱们救助管理站的标识。手捧造型有着给流浪乞讨等临时遇困人员一个温馨幸福的家的寓意;房子的开放式设计体现了‘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理念以及24小时‘救’在身边的救助模式。”活动现场,郑州市救助管理站内工作人员指着展板上的标识讲解道。

据介绍,郑州市救助管理站的主要职责是为在外流浪或乞讨等遇困人员提供食、宿、站内突发急病的救治、通讯及返乡救助,开展心理咨询、返乡寻亲等服务。为了破解反复流浪难点问题,郑州市救助管理站延伸救助服务链条,建立源头治理和回归稳固机制,加大“互联网+”持续寻亲力度,通过支部联动、工作联办、难题联解等形式,有效对接流出地政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相关政策,实施精准帮扶,尽最大能力帮助返乡人员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宾至如归 打心眼儿里暖暖的

屋子里空调纳凉,食堂中三菜一汤,洗漱盆有一份“洗漱大礼包”……如今,在站内工作人员悉心照料下,临时遇困人员在这里有了归属感。

“我们站内实施男性、女性、儿童分区管理,宿舍、食堂、图书室等设施一应俱全,还提供有毛巾、香皂、牙刷、衣物、拖鞋等“洗漱大礼包”,床位实施单人单铺,每周至少消杀清洗一次,保证居住环境的干净卫生,生活区内还新增轮椅、拐杖、急救药箱等辅助设备,完善了无障碍通道设施。”郑州市救助管理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受助人员纷纷表示心里暖暖得。

在常态化开展救助管理工作的同时,郑州市救助管理站积极开展“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在极端天气及特殊情况下,不断丰富救助管理服务内容,延伸救助管理服务触角。

据了解,今年的“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已于近日启动,累计服务市民群众1000余人次。

“阳光社工站”同样吸引了市民的目光,这是郑州市救助管理站联合专业社工组织打造驿站,运用社会工作的科学方法,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心理支持、教育矫治,帮助受助人员改善困境,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涓涓细流 凝聚救助合力

“医生,我这几天胯骨疼的厉害。”“医生,能帮我看看我嘴里为啥这几天一直疼吧?”……只见救助站广场上人潮涌动,郑州人民医院、郑州市嵩山医院等爱心单位开展义诊活动,各路白衣天使不仅为站内的受助人员提供医疗救助,还为现场参观人员提供中医问诊、推拿按摩、口腔健康检测、测量血压等服务。

此外,记者现场了解到,近日,郑州市救助管理站和郑州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共建志愿服务点,全市300个福利彩票销售点统一设立首批“温暖郑州‘救’在身边”志愿服务点,整合民政资源,形成救助合力。志愿服务不仅有可供清洁人员、外卖小哥等人群免费接水的大水桶,室内还有免费充电设备。“只要大家有需要,我们一定会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工人路福利彩票销售点负责人表示。

“此次活动的开展让社会各界人士近距离了解救助管理服务,极大提高了救助管理工作的公众知晓度和参与度,同时,倡导市民群众关注社会救助事业,在全社会形成关爱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的良好社会氛围。”郑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 田莎


责任编辑: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