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聚焦“六个一”建设
提升基层救助服务能力
近年来,许昌市紧盯基层社会救助服务能力提升,不断从小处着眼、实处用力,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加及时、高效、专业的救助服务,让救助工作更加贴心、暖心、温馨,群众对社会救助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到98.9%。
绘制一张清单,救得明白。为给困难群众提供更清晰的政策引导,许昌市制作社会救助服务清单推广至乡、村两级。清单分三大区域,分别为申请条件、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办理流程,具体包括低保、特困、临时救助、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的认定条件、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内容、社会救助办理流程、所需材料等群众较为关注的重点内容,服务清单不仅提高了基层工作人员服务效率,也提高了群众对社会救助工作的满意度。
汇编一本书,救得全面。为全方位保障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许昌市通过联席会议进行协调,将基本生活救助、临时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重点内容进行收集汇总,编制形成《社会救助政策应知应会》手册下发基层,作为工作人员的“掌中宝”,拓宽基层工作人员的政策知识面,在群众有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精准地推送相关职能部门,提高救助政策执行效率和精准度。
建设一个驿站,救在身边。许昌市2024年投入资金18万元,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中心城区建设18个“莲城救助家园”项目,强化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吸引更多爱心人士、组织参与到慈善救助中,为群众提供慈善帮扶服务。截至目前,“胡寨莲城救助家园”试点建设已完成,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捐助3000元物资,参与2次服务,累计发放4000元物资,救助服务78人次。
织密一张网,救得高效。许昌市充分发挥“大数据+铁脚板”作用,编织一张基层救助服务网。一是强化基层救助队伍建设。许昌市对乡、村两级救助力量进行整合,实现乡镇级社工站、村(社区)级社会救助协理员全覆盖,有效补充基层社会救助力量,延展了救助服务触角,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二是强化数据赋能主动发现。依托全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将包含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的12.8万余低收入人口信息录入监测系统,定期与医保、教育等部门进行信息共享,及时发现困难群众家庭经济状况重大变化,确保早发现、早救助、早帮扶。三是强化救助热线畅通。设置、公开市县两级救助热线10条,并通过专人值守、呼叫转移等方式确保工作时间内群众的每一次呼叫都能及时得到回应。
生成一个码,救得科学。围绕便民利民高效为民,许昌市充分利用科技赋能,建立社会救助服务资格评估模型,将评估模型生成了二维码,群众只需要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开展自助评估。困难群众通过评估模型录入家庭成员、劳动能力、收入支出、财产等信息后台自动分析,科学给出评估结果,同时,出具一份详细的评估报告,详细阐述评估的过程步骤,以及所依据的政策条款,最后列出申请人需要提供的佐证材料清单。工作人员在办理社会救助受理、审核等环节时,也可通过模型实现计算机辅助分析介入,从而提高救助的精准度和科学性。
设立一个窗口,救得简便。许昌市在乡镇(街道)现有办事大厅设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窗口,或依托综合服务窗口,统一受理、转办(介)社会救助申请事项。群众在“一门受理”窗口提交申请,工作人员根据群众的具体情况进行初步判断,直接转介至相关职能部门,促进办事部门之间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进一步提升救助效能,让社会救助变得更加便捷、高效,真正做到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