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民政厅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869号建议的答复
豫民议〔2024〕52号
李翠芳代表:
您在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大培育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培训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教育部门将养老服务相关专业作为急需紧缺专业给予支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和等级评价,2023年全年培训8.1万人次,新增养老服务技能人才3.6万人。完善待遇保障机制,6个省辖市率先落实了养老服务人才入职补贴或岗位补贴。连续3年举办全省养老服务技能大赛,全力打造“河南护工”品牌。实施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进社区进家庭行动,开展老年人家庭成员免费技能培训,提升非正式照护质量。
二、关于“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社会宣传”
不断优化服务供给,建立了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我省纳入清单内容20项,比国家多出4项,14个省辖市建立并充实了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内容。重点围绕照护、助餐、助浴等老年人最急需的项目,丰富服务模式,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省委、省政府将覆盖面最广的老年助餐服务纳入2024年省重点民生实事,所有地市均将老年助餐纳入了当地民生实事或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民政会同财政、市场监管等12个部门制定了《河南省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和3个配套政策,明确7个方面扶持措施,推动老年助餐服务加快发展。民政、财政部门联合开展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对入住养老机构的失能低保家庭老年人给予救助。各地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安阳市在大企业社区为半失能老年人提供低收费的日间照护服务,漯河、商丘、周口等市为老年人提供上门助浴、流动助浴服务,信阳市利用退役大巴车改建社区助餐服务“幸福大巴”,新乡、洛阳、焦作、驻马店在适老化改造、助餐服务和农村养老工作中探索新鲜经验。
下一步,省民政厅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以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基本养老服务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和体制机制,加快构建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城乡统筹、权责明晰、保障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广大老年人生活品质。一是壮大人才队伍。鼓励和引导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增设失能评估、养老护理保健等相关专业,发挥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实训基地作用,加快专业化人才培养。将养老服务人才作为“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的重要对象,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等级认定,推行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落实大中专毕业生入职补贴、岗位津贴等政策,开展养老服务人才职业技能大赛,提升从业人员职业认同感。二是提升养老服务质效。不断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鼓励各地结合当地实际,增加居家上门服务、老年优待、助餐等清单内容,让更多老年人得到实惠。加快建设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引导专业养老服务机构连锁化运营街道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延伸提供居家上门服务。
感谢您对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4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