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政新闻 > 媒体聚焦

【中国社会报】让困难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年

时间:2025-02-10 来源:中国社会报

王晨晖

春节期间,河南省南阳市民政局时刻把困难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用足用好各项帮扶政策,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困难,兜住兜准兜牢基本民生底线,确保困难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

救助资金应发尽发。南阳市民政局及时与财政部门对接,加快资金拨付,统筹分配、下拨中央、省提前下达的2025年度各类救助补助资金,惠及困难群众78.8万人。落实好儿童福利和残疾人两项补贴提标政策,自2025年1月1日起,全市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174元,集中养育孤儿提高至每人每月1567元,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基本生活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参照孤儿标准同步予以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每人每月提高至不低于81.5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每人每月提高至不低于87元。

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南阳市民政局充分发挥“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作用,及时主动发现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加强线上跨部门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动态掌握低收入人口就业状况、家庭支出、困难情形等变化情况;依托基层力量,组织动员乡镇(街道)干部、村(社区)工作人员、村级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社会工作者等入户走访困难群众,发现家庭状况发生变化的,及时录入低收入人口数据库;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及时公开救助热线电话,并保持持续畅通,第一时间回应困难群众诉求。全面开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将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以及其他困难人员等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动态监测,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健全规范管理、主动发现、跟踪问效等功能,对符合救助帮扶条件的,及时给予相应救助帮扶。目前,已将79.1万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范围。

临时遇困应助尽助。南阳市民政局全面落实“急难发生地救助”“先行救助”等政策要求,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灾难性困难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人员,打破户籍地、居住地申请限制,及时给予急难社会救助,紧急情况下可“先行救助”,切实发挥临时救助救急解难作用。入冬以来,已实施异地临时救助1220人次,发放金额212.02万元。

服务对象应访尽访。南阳市民政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温暖安全过冬救助保障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冬季儿童福利领域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春节期间养老服务领域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压实部门责任,对困难群众特别是分散供养特困对象、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人等人员的基本生活和安全风险等开展全面摸排,在春节前集中开展“寒冬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确保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市民政局积极争取市本级资金250万元,用于采购棉被、大米和面粉等物资,用于春节期间全市特困户、困难户、受灾户等困难群体的救灾救济和慰问,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同时,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引导慈善组织积极有序开展困难群众探访、慰问等活动,更好满足困难群众多层次、差异化救助需求。目前,已动员县乡村三级民政干部,走访慰问困难群众31.9万人。

机构安全应管尽管。南阳市民政局紧盯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组成5个调研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安全工作暗访调研,重点调研民政服务机构消防、燃气、食品、房屋建筑等方面安全情况及森林防灭火、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开展情况、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等,发现问题现场交办并限期整改,扎实做好民政领域安全稳定工作。


责任编辑:李冰莹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