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地密码·千年古县系列之汝南(一)
20148/2014819151145_1.jpg
汝南城北的天中山
汝水之南,城若悬瓠
“汝”、“南”二字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汝”,形声字,从水女声,该字古今形体变化不大,只是古文字中或左形右声,或右形左声,自小篆时就固定为左形右声了。“汝”字本义是指水名——汝河。甲骨文中有名字叫作“汝”的妇女向商王朝贡献龟甲的记载,也有问她生育情况的记载。这名妇女有可能就是来自汝河之畔。古文献中,汝字常用来表示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如《尚书·舜典》:“汝陟帝位。”
“南”字构形不明,或以为乃一象形字,本像一种瓦制的乐器。在后世演变过程中,“南”字上部变化较小,只是交叉的两斜笔拉直成一横笔而已,其下部则讹变较甚。在甲骨文中,“南”字已经大量假借作方位词,与“北”相对,如“南土受年”(《合集》9738)。传世文献中,这种用法更是不鲜见,如《诗经·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又《诗经·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台,北山有莱。”
汝南县境内河流众多,其中最大河流为南汝河,“汝南”之得名与南汝河有关。
引子
8月初,我背上行囊,造访一个仰慕已久的大城市。
它的名字叫汝南。
不是刻意勾连赵本山小品台词里的“梗”,“大城市铁岭”是人人都知的艺术虚构,而大城市汝南,在历史上真实地存在过。
汝南是个大概念,自公元前203年汉高祖刘邦设置汝南郡以来,这两个字并不仅指如今驻马店市宿鸭湖东岸的这片狭小土地,所辖一度西起确山,北至西平、上蔡,南至湖北北部,东至安徽西部。汝南的古之大与今之小,是历史亲手营造的真实反差。
而作为长久以来的州治、郡治、县治所在,汝南县一带也一直是豫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鱼米之乡、相对安定的局面,吸引了很多大姓望族前来定居,历代人才辈出,东汉与明代甚至两次出现“汝半朝(大量朝廷重臣皆出自汝南)”的现象,拓跋宏、颜真卿、狄仁杰、岳飞等许多彪炳史册的人物都曾在这里活动过。
就在“文化大革命”前,汝南县城还保留着基本完整的古城墙,许多小巷都有数百上千年的历史,城区各处街道上更挺立着三十多座古牌坊——汝南的古牌坊曾经颇有名气,那是这里出过达官贵人最直接的证据,一座牌坊就是一个飞黄腾达的故事。
所以,曾经,汝南是个不折不扣的繁华大城市,甚至在解放初,汝南还曾置市。
只可惜,因为近代偏离京广铁路等原因,汝南的发展受到限制,由大变小,偏居为县,只保留了赫赫之名。
如今,时间的物证,那些牌坊和古城墙早已被政治运动和城市发展“玩坏”,或毁于1958年,或殁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唯有城南始建于北宋的无影塔,与城北那座传说由周公测影而垒砌出的天下最小的名山——天中山遥相对望,成为那段繁华岁月的见证。
有人说,也许是老天嫉妒它辉煌的过往,大汝南在最近一两百年好似受到了一种“挤压”,才变成了现在的小汝南。
其实,即便在今天,汝南最负盛名的两件事又何尝“安生”过?论“天中”,唐代颜真卿亲书天中山碑文,汝南素有“天中”之称,但各地天中之争由来已久,4年前,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成功申遗,拔得头筹;谈梁祝,“千古绝唱出中原,梁祝之乡在汝南”,尽管汝南已有“中国梁祝之乡”的牌匾在手,但国内其他十余处“梁祝故里”仍在伺机造势。
比照古都开封的近代变迁,我想,这种心理落差难免多少会在汝南人心中留痕。因此,总觉得探问汝南人如何看待自家的两个宝是敏感话题,有些哪壶不开提哪壶。不料,的确是我想多了,一位当地资深学者坦然应对:“你是天地之中,我是天下之中;你是梁祝传承地,我是梁祝发源地……”
寥寥数语充满机锋,轻描淡写之间进退有度,留出自家一片天地。也许,这就是大汝南在汝南人身上留下的包容与刻痕。
汝南的“起点”很高
汝南的“起点”很高,它一开始,就不是作为一个“县级单位”出现的。
西周时,这里属于沈国封地;春秋战国时,先后归蔡国和楚国管辖;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并推行郡县制,汝南一带又短暂地归属颍川郡。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置汝南郡,这是“汝南”作为地理专属名词首次出现,其辖颍水、淮河之间的37县,属豫州刺史监察范围,因为大部分辖地都在汝河之南而得名。
不过,那时候的汝南郡治并不在现在的汝南县,而在平舆县射桥乡古城村,也是当时平舆县的县治所在。汝南如今的县境,分属于周边的上蔡、平舆,以及安城等大小侯国。
侯国由中央册封,其地位曾经很高,后来降同于郡、县。汝南境内有名的侯都遗址包括安城、宜春、保城、乔庄古城、濯阳城遗址等,可谓山头林立。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秦始皇推行郡县制,但刘邦建立汉朝后,要不要继承郡县制是有些犹豫的,他推行郡县制并不彻底,除了郡县,地方上还有王国、侯国、都护等存在,这些地盘势力很大,后来直接酿成了“七国之乱”。
所以,这些侯国的历史绝不简单,在汝南的历史上,它们一度比如今的县城更出风头。
熟知这段历史的汝南县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王海建说,比如,位于今汝南城西南和孝镇的宜春故城,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公里,规格庞大,考古发掘依稀可辨当年的宫殿和街道遗迹。宜春城历经两汉,南朝宋时方废,曾是大将卫青之子的封地。
再比如王岗镇北湖村一带的安城,西汉时著名的侯都,东汉时豫州治所,其规模更大,城垣外廓长宽均超过5公里,直至南北朝时才衰废。
汝南郡设置以后,郡治所在历经变化。公元418年,东晋把汝南郡治所从河南息县移到了悬瓠城,也就是今天的汝南县城所在。
尽管此后汝南郡的名称、辖地又多次变化,叫过豫州,也叫过蔡州,但悬瓠城就此被成全,一直是州、郡、府、县治所所在地。王海建认为,分析原因,不外乎其地处古豫州之中,既能北进汴洛,又可南下荆楚,汝水环绕四面城墙,水陆交通都很发达。此后,悬瓠城也逐渐成为我国历史上豫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在中国地名研究所出品的《千年古县》一书中,特别提到了隋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隋在此地置汝阳县,1913年,更名汝南县。“汝南”专名长达2200余年,始置县长达1400多年,这也是2007年3月,汝南被认定为“千年古县”的时间资历。
一座道观衍生的城
我们今天常说的汝南,不是大汝南,而是悬瓠城。悬瓠城究竟什么身世呢?
瓠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蔬菜之一,是我们今天所说葫芦的一种,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说:“长如越瓜首尾如一者为瓠;瓠之一头有腹长柄者为悬瓠……悬瓠,今人所谓茶酒瓢者是也。”悬瓠城,正是因为其地理位置及形状像悬瓠而得名。
从地图上看,如今的汝南县城四面环水,宛如水中泊着一个大葫芦,正如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述:“汝水又东,迳悬瓠城北……城之西北,汝水枝别左出,西北流,又屈西东转,又西南会汝,形若垂瓠。”
这也是悬瓠城在史籍中首次露面,汝南县政协文史委主任张明说,东汉起道教开始兴盛,最初悬瓠城只是一座道观,叫悬瓠观。由于当时汝河水量比较大,能行大船,南北陆路古道也从这里经过,此地便成为一个水陆码头,商业日渐发达,悬瓠观慢慢形成了一个集市,称悬瓠城。
不同于其他一些千年古县毁了挪、挪了毁的城建经历,悬瓠城因为恰好坐落于水泊之中,其“坐标”相当牢稳,古今几无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得感谢汝河。
元代之前,汝河水势浩大,常常淹没农田,不过并未在此发生过大的改道;公元1293年,元世祖忽必烈命人治水,军民在舞阳截断汝河,使汝河上游的水改道流入颍河,汝河下游水量减少,沿河水患得以解除,治所在悬瓠城的蔡州亦被升为汝宁府(汝阳县隶属于汝宁府),取汝河安宁之意。
汝河的相对稳定,使得悬瓠城成为位置稳固又有险可恃之地,为其一直作为州治、郡治、县治所在,甚至成为金哀宗的行宫打下了牢固基础,更给了唐末乱世中节度使秦宗权在蔡州称帝的底气。
如今,悬瓠城的老城墙仅残留一座北门,成为怀古嘘今的所在。北门1985年经过复修,高20多米,城门进深38米,宽4.6米,正对汝河南岸,巍峨不减。夜晚华灯初上,疾走锻炼的人们从门洞内不停穿梭。据说,明朝以前,悬瓠城并无北门,洪武十八年(1385年)为便民而修此门,叫做“拱北”,此后虽历经战火,留下无数炮洞枪孔,北门却从未被攻破过。
相比城门,更显沧桑的是门外飞跨汝河的宏济桥。此桥最早为木桥,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改建为石桥,长55米,宽7.3米。如今,桥面巨大的青石板已被磨得十分圆滑,粒粒分明,两旁栏杆上的古朴石狮面目不清,多被损毁,但500年来,这座石桥历经战乱、洪水和地震却坚固如初。
策划-文体新闻中心-执行记者-游晓鹏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