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追记河南安阳市救助站原站长许帅
时间:2016-10-27
来源:人民日报
把生命献给需要帮助的人
雨后的河南安阳,气温骤降,市救助站内,却暖意融融。踏着歌曲《小苹果》的节拍,几十名流浪乞讨人员在院子里舞动起来。
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智障患者,经常食不果腹、无处安身。但他们是幸运的,救助站原站长许帅顶住压力、冒着风险,把这些人请进“家”,在全国开创了“公开招标购买服务、医助结合站内照料”救助管理模式。
在身患胃癌四期的情况下,37岁的许帅还顽强地与“病魔”赛跑,生命的最后还想着“开个班子会,研究救助站二期工程建设”。
“医助结合”,救助站开创新模式
提起“小苹果”,安阳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都记忆犹新。
“‘小苹果’是救助站里诞生的第一个女婴,现在两岁多了,大家都很想念这小家伙。”安阳市救助站副站长杨瑞红说,2014年7月,一名怀孕8个月的流浪女到救助站,20天后“小苹果”出生。9个月后,救助站找到母女俩的亲人,把她们送到广西老家。
“小苹果”是早产儿,她母亲也是智障患者,如果不是医护人员的及时救助和精心护理,也许故事会被改写。
这得益于安阳市救助站开创的“公开招标购买服务、医助结合站内照料”救助管理模式。
当时,安阳救助站和全国兄弟单位一样,受人员、设施等因素制约,曾将滞留的智障类特殊救助对象交给代养机构照料。但由于疏于监管,这部分人员生活条件极差。
2014年,许帅提出“医助结合”的工作设想,尝试引入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
“这些滞留人员大多是智障患者,身上还有传染病,比孩子还难管,如果发生意外,救助站要担责。”当时,救助站内部意见并不统一。
但许帅说,救助站就是流浪乞讨人员的家,就是让他们饿了有饭吃,困了有床躺,病了有人管,求告有人应。
在许帅的坚持下,安阳市按摩医院与安阳市救助管理站合作,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在全国率先设立医疗安置区,对受助人员分级护理、精准救助,他们不仅生活有保障,还能得到基本医疗、康复训练等服务。
“事实证明,许帅的想法是对的。”同事吴青山说,不少受助人员经过精心治疗,恢复意识。“小苹果”的母亲恢复记忆,早产的“小苹果”平安降生。如今,救助站又诞生了一名女婴,取名“小鸭梨”。
自医疗安置区设立以来,安阳市救助管理站收治智障、癫痫等流浪乞讨人员200余人,其中有138人病情好转,有128人被顺利护送回家。
抗争病魔,为事业甘做“孺子牛”
就在救助事业风生水起时,病魔正在悄悄“侵蚀”这位年轻人。
许帅的邻居、和他共事六年的冯琳回忆,自从自愿参加四川“5·12”抗震救援工作后,许帅更加关注公益。2013年,他通过竞争上岗当上安阳市救助站站长。
从此,救助站成了许帅的“新家”。他对特殊群体的爱体现在点点滴滴:将所有床头改为无棱角床头,所有暖气片都改成地暖,就连拆除铁窗时留下的钢筋茬子,也全都打磨平整;与公安部门对接,将全站受助人员DNA推送至全国救助寻亲网;推进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帮助聋哑流浪儿童重返校园……
由于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和不规律生活,2014年9月,许帅出现腹痛、便血等症状;同年11月,被确诊为胃癌四期,医生诊断:还有3到6个月的存活期。
和父亲大吵一架后,倔强的许帅放弃在北京的治疗,回到安阳边化疗边工作。
这位不听话的病人也让医护人员既头疼又感动。
“张护士,我挺得住,就是怕化疗弄乱我的发型。”许帅笑着说。后来,头发也掉光了,他又称自己为“光头老衲”。许帅的幽默、乐观和坚强,也感染了病房里的患者和家属。
“由于腹腔大量积液,最严重时每天要排出10余斤液体。”安阳市肿瘤医院护士张龙琳不敢想象,对工作的爱竟可以战胜病痛。
今年7月,安阳遭遇特大暴雨,许帅委托父亲向受灾群众捐款1000元。
“治疗费用就是无底洞,我们不能接受他们的捐款。但这父子俩都很执拗。”安阳市总工会宣教部部长、许帅先进事迹报告团团长张艾敏说。
7月11日,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赶到安阳,把民政部最高荣誉奖“孺子牛奖”奖杯和证书送到许帅手中。
8月2日,许帅请求父母开车带他偷偷溜到救助站。他挂念着救助站外墙的违章建筑是否停工、今年新栽的果树是否结果……
9月1日凌晨,在与癌魔抗争600余天创造生命奇迹后,许帅永远闭上了双眼……
他走了,却留下光明
在与病魔奋力抗争600余天后,安阳市救助站原站长许帅平静地闭上了双眼。
把眼角膜捐给两个陌生人后,这名坚强的救助站站长走完了救助生涯的“最后一站”——把光明留在人间。
餐厅露台旁,一个砖砌的简易鱼池内放着制氧设备,这是许帅的“原创发明”;墙壁上的任何一个开关都可以控制全屋的灯光,这是为了方便奶奶起居;开创“医助结合”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新模式……许帅不仅仅在工作中善于创新、敬业奉献,在生活中也是一名孝子。
每天吃完饭,许帅87岁的奶奶总爱到孙子的屋子里坐坐,慢慢抚摸着一台轮椅式的电脑。这是许帅生病后,为方便写东西,自己特制的电脑椅。
许帅是个孝子,为方便奶奶和家人间联系,他连买三部老年人专用手机。父亲过生日,他为父亲洗脚……
也许因为陪伴家人的时间太少,许帅的朋友圈里满是歉意。今年母亲节,许帅这样写道:马上又得化疗了,估计老妈要伺候我最少3个月。祝福妈妈节日快乐!等我身体恢复后,一定带老妈去云南,实现老妈的梦想!
许帅的父亲许宏刚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是当地国企厂长,但家庭对许帅的管教格外严格。在发小冯琳印象中,许帅从小不追求名牌,剩饭总要打包,生活很节俭。
“我起初不同意他去救助站,也不同意他冒险探索医救结合新模式。”许宏刚坦言。直到儿子生病后父子俩交流渐渐多了,许宏刚才读懂他的世界,“他对事业的追求值得我学习。我现在最后悔的事,就是从来没有夸过懂事的儿子。”
今年6月13日,距离生命的终点不到3个月时间,许帅时常昏迷,身体越发虚弱。当天,他最后一次主持救助站工作例会。
当天会议纪要上,记录了这样的安排:做好“夏日送清凉”专项活动准备;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提前部署“蓝精灵”志愿服务活动;总务科负责为受助人员购买蚊帐等夏季用品……
两天后,许帅又一次昏倒,再也没能离开病房。但只要清醒过来,他就总会嘱托同事吴青山一定要把救助站医疗安置区的二期规划落实好,安装健身器材,让受助人员在刮风下雨时也能锻炼身体……
第一次化疗后,许帅开始小便失禁。为此,他每天穿着纸尿裤去上班。有次去郑州出差,忙到很晚,他因要换纸尿裤又心系救助站的工作,就凌晨3点回到安阳,一路上冻得胃疼……
由于药的副作用大,许帅的血压上升到低压120、高压180,手脚满是裂口,脚疼得不能着地。于是他每天拄着双拐去上班,回到家就瘫倒在床上,被血渗透了的袜子粘在鞋上揭不下来。
看到这一幕幕,许宏刚心疼得想哭:这还是那个小时候打针都怕痛的孩子吗?儿子是咋挺过来的呀!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许帅还在想着救人。住院期间,他背着家人偷偷向有关机构申请了遗体和器官捐献,事后才告诉家人。
许帅的妈妈马琳想到这件事就泣不成声,但她最后还是理解了,“孩子说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要追求生命的宽度。”
在父亲许宏刚看来,许帅的这一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本身就是搞救助工作的,这算是他救助别人的最后一站吧……”
为敢于担当的“孺子牛”点赞(短评)
如果不是实地探访,你不会理解他开创的“医助结合”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新模式的意义;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成摞的尿不湿,你不会理解一个救助站长对工作的痴爱、一个男人与癌魔抗争600余天的决心;如果不是见证两位年轻人因为他的角膜捐献而重见光明,你不会理解一名救助站长把自己彻彻底底奉献出去的无私……
安阳市救助站原站长许帅身上彰显了心系群众、视救助对象为亲人的情怀,求真务实、积极谋事创业的追求,以及乐观豁达、坦然面对病魔的胸襟,深刻诠释了民政干部“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风貌,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年轻党员干部的时代风采,无愧于“孺子牛奖”的称号。
为许帅点赞,赞他牢记宗旨、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赞他爱岗敬业、忘我工作的优良作风;赞他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进取精神;赞他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坚定理想、克难攻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他是所有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责任编辑:郑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