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政新闻 > 地市要闻

“零在床”:同在蓝天下,共筑康健梦---许昌市社会福利院探索创新孤残儿童养育模式

时间:2019-01-08 来源:许昌市民政局


许昌市社会福利院在孤残儿童养育工作中始终坚持“儿童权益优先”原则,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宗旨,精心护理创造孤残儿童优良生活环境,康复训练提升孤残儿童独立自主能力,教育引导创新孤残儿童融入社会服务体系,全面实现在院孤残儿童日间零在床

精心护理,让孤残儿童“活下来”

一是无微不至护理。根据孩子的残疾程度,院内采取分级护理模式,对入院孤残儿童进行个性化分级护理,分为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针对性为其选择最适于身心发展的护理等级,并根据其年龄及身体状况,将孩子分为多个班组,条件相对较差的孩子进行重点养护院内专门构建了“类家庭”养育模式,打造家庭居住环境,招聘爱心父母入住,母亲负责孩子的日常生活照料,父亲正常上班,模拟正常家庭养育,让孩子真实享受家庭的成长氛围饮食上,针对刚入院孩子营养严重缺失的需求,特地购买进口奶粉精心喂养,院内设立营养膳食科,每周更换餐谱,每日为孩子们添加水果、鱼、虾、蛋、肉等营养加餐,所有食材由许昌市最大的商场严格把关新鲜送货针对吞咽有障碍的重残儿童,特别聘请医院专家定期来院进行鼻饲喂养方式培训,每一名孤残儿童都能更好地补充营养确保孩子们更好“活下来”。   

二是做好成长记录。院内设置寻根室,每个孩子入院时随身携带的所有物品清洗消毒后,用寻根袋单独密封保存,寻根袋上记录孩子入院时详细信息以便孩子将来不管身处何方都能找到自己的根,并为其将来寻找自己亲生父母提供线索和依据院护理部每天不同时段孩奶粉用量、大小便、喂药时间及孩子宿舍消毒时间等内容都认真记录每半月孩子测量身高体重,将所有记录全部归档在案院特教部进入学习项目的每个孩子从小到大建立长久的个人成长档案,3进行一次身体状况评估,观察孩子身体发育情况以及情感上、心理上的变化,特教老师每月至少为每个孩子撰写2成长报告,每人每周至少拍摄1照片做成个人成长相册,存档记录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瞬间。

三是提升服务水平根据工作面对人群的特殊性,院内设有职工心理咨询室,1名专业心理咨询师以催眠、沙盘等方式为职工调节心理情绪及减缓工作压力,使职工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更好地投入护理工作;为全面提升护理员技能水平,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和内培的方式,为职工开展经常性的专业护理知识、医学常识、护理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护理队伍护理水平院内每年组织开展孤残儿童护理员技能比赛,并组织优秀护理员参加全国及全省的比赛,20169许昌市社会福利院被河南省民政厅表彰为2016年第六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河南省预选赛团体二等奖两名职工分别被表彰为河南省预选赛个人特等奖和三等奖截至目前,院内护理员全部经过民政部孤残儿童护理员培训学习并取得孤残儿童护理员证,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复训练,使孤残儿童“动起来”

一是建立评估机制。院康复科对每个孩子身体情况进行健康评估,并根据每一名孩子的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个案康复计划每天分别进行理疗、熏蒸、言语治疗、作业治疗等康复训练,通过各种康复设备的辅助治疗,使孤残儿童言语、肢体、感知觉等各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康复效果。3个月对孩子康复情况评估1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完善康复计划

二是注重特需指导。针对特需项目的重残儿童,每日坚持进行康教训练,由康复师定时到特需项目指导,对重残儿童如何纠正坐姿、抚触按摩、咀嚼功能锻炼等进行指导,特教师配合进行长期矫正,确保重残儿童能够顺利进入教育项目,达到机体、机能等发展促进。

三是扩大项目覆盖针对残疾儿童康复需求,发掘、扩展康复项目,语言表达发展缓慢的孤残儿童进行言语治疗,脑瘫儿童进行功能训练、理疗、按摩等,唐氏综合征儿童进行感统、语言多方综合训练。通过不断优化,全面、科学进行康复训练,让所有儿童白天进入康教项目,实现康教全覆盖,真正做到了让躺着的孩子坐起来、坐着的孩子动起来,使儿童身体机能恢复最大化。截至目前,院内已累计康复儿童120余人,通过康复能够达到独立行走的80余人

实施“明天计划”。2004民政部实施孤残儿童手术康复“明天计划”,近年来,随着收养的孩子残疾程度越来越重,手术难度越来越大,为顺利实施手术康复工作,许昌市社会福利院严把医院选择关,克服多种困难,积极联系协调确定北京、上海、郑州等地大医院为孤残孩子开展康复手术,落实各年度手术康复目标。同时高度重视术后康复护理,对术后儿童采用针灸、理疗、牵伸、按摩、运动功能训练、矫正等手段进行康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截至目前,已实施手术康复300例,手术康复后有260名儿童被涉外和国内家庭依法收养。

五是培养挖掘潜力。通过体能康复训练对那些有运动潜力的孤残儿童,积极向体育、残联等部门推荐。201810月,选送7名孤残儿童参加了河南省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经过顽强拼搏,党炎炎在女子铅球比赛中获得金牌,党长青在男子田径200米短跑和100米短跑比赛中分获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同时也涌现出以党小龙为代表的一批有潜力的优秀残疾人运动员,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进入河南省残疾人集训队进行强化训练。

化教育,孤残儿童“好未来

以“四化”教育理念为指导(即特殊教育全员化、课程内容丰富化、教学目标个性化、教育成果社会化),开展适合孤残儿童特殊需要的早期教育、学龄前教育、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的引导和训练等。

一是特殊教育全员化。改变以往只是部分身体机能良好的孩子受教育的局面,将发展迟缓孤残儿童全部纳入特殊教育引导范围,不拒绝任何一个残疾儿童、不剥夺任何学龄前儿童受教育的机会为服务目标,实现“全员覆盖,重点培养”教育模式。一线护理人员也作为生活引导老师,从事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劳动技能等方面的引导工作,全面拓展教学内容。

二是课程内容丰富化。根据孤残儿童的个性特点,组织教师以言语表达能力训练、身体大运动训练、精细动作训练和基础知识文化普及等为主要内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同时,积极开展户外娱乐实践活动,组织孤残儿童游公园、逛超市、看电影等活动,增加生活体验,拓展认知面,促进社会融合。

三是教学目标个性化。对于具备正常上学能力的孩子,积极协调教育部门帮助他们到公办学校就近入学,接受良好教育截至目前,院内7名孩子在公办学校学习,学习成绩都十分优异就读初中一年级的王心雨尤为突出,考试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每学年都获得学校表彰奖励;对于不具备正常就学条件的孤残儿童,院内结合实际,将春晖博爱、阳光学校等康、教项目与原有的康复、特教、早教相结合,设立婴幼儿早教项目、学龄前教育项目、青少年运动项目和特需项目,并创办了阳光学校利用合作项目指导,细化特殊教育工作,分年龄段、分身体程度开展教育和活动,通过评估孤残儿童在运动技能、认知能力等方面的现有水平,根据孤残儿童的身体状况、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等,合理设置适当教学内容和目标,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将特殊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协以康复训练,形成教、康、养一体化服务模式。

 四是教育成果社会化。积极协调相关政府部门为孤残儿童成年后创造开放的支持性环境,住建部门为成年后的孤残儿童安排廉租房,民政部门协调帮助解决就业,使具备自主生活能力的孩子走向社会,反馈社会2014年,党国路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毕业,他是许昌市社会福利院建院以来培养出的第一个孤儿大学生,所学专业是装潢艺术设计,最大的愿望是找到一份与自己所学专业相符的工作,实现自食其力,回报社会,最终,在社会各界的爱心帮扶下,党国路与许昌某装饰设计公司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截至目前,孤残儿童长大后顺利回归社会6分别就职于装饰设计公司殡仪服务中心、酒店、健身俱乐部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责任编辑:赵刘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