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河南省级彩票公益金3.4亿元投入敬老院“五大工程”
(记者 何心悦)12月5日,大河网记者从河南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获悉,省民政厅精心部署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流浪乞讨人员、孤儿、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生活保障工作,织密扎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幸福过年。今年已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3万人次,省级彩票公益金3.4亿元为全省敬老院配备了烟感报警、视频监控、智慧用电监管、冷暖空调、冰柜等14类18000多件设施设备。
足额发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资金
全面掌握冬春季节困难群众生活状况,尤其是受疫情影响的生活困难家庭状况,对无法外出务工、经营、就业,导致收入下降、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城乡居民,凡符合低保条件的全部纳入低保范围。省民政厅积极争取2020年中央和省级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16.5亿元,将低保、特困提标列入全省重点民生实事,加强对资金发放的监督检查,确保各类民政救助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
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作用
对遭遇意外伤害、罹患重大疾病、受疫情影响等突发性、紧急性困难的群众,指导各地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在乡镇政府服务大厅和便民服务站设立社会救助窗口,统一受理困难群众救助申请,解决困难群众遇到的突发性、临时性困难。截至目前,已发放临时救助金1.8亿元,救助20万人次。
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
针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今年11月中旬至明年3月中旬在全省范围内部署开展冬季救助行动。在流浪乞讨人员、外来务工人员集中活动区域,增设开放式临时救助点或临时避寒场所,设置明显标志,通过媒体宣传“开放式救助”“临时避寒场所”等寒冬救助措施,劝导、引导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到救助站求助避寒,确保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有饭吃、有衣穿、有场所避寒,坚决杜绝发生陷入困境、居无定所、流浪街头困难群众冻死冻伤等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
截至目前,已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3万人次。同时,加强对托养机构照料服务情况的监督检查,结合冬季气候寒冷的情况和救助管理服务工作的特殊要求,每个月对托养机构开展安全隐患和生活照料排查,确保流浪乞讨人员安全过冬、温暖过冬。
持续强化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管理
9月、10月、11月、12月,省民政厅先后开展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管理月、“119”消防宣传月、民政服务机构安全风险防控行动、冬春火灾防控专项整治行动,由厅级领导干部带队,深入各地民政服务机构抽查暗访。各地民政部门全面排查整治民政服务机构安全隐患,做到全覆盖、无死角,确保机构内民政服务对象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确保特困供养老年人温暖过冬
2018年至2020年期间,全省投入省级彩票公益金3.4亿元,实施了敬老院安全、清洁、温暖、文化、医疗康复“五大工程”,为全省敬老院配备了烟感报警、视频监控、智慧用电监管、冷暖空调、冰柜等14类18000多件设施设备。2020年下达资金6425万元,支持各地配备康复床和护理设备,确保特困老人温暖过冬。 完善细化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切实解决特困供养护理人员的生活保障问题。加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督促照料服务人员认真履行委托照料服务协议,全面落实各项照料服务,照顾好特困人员日常生活。
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加强冬春季民政服务机构的疫情监测预警工作,严格执行出入登记检测、每日体温观察、食品卫生管理等防疫措施,强化机构内卫生清扫消毒全覆盖,严防疫情在机构内的发生和扩展。加强健康科学知识宣传教育,提倡人群聚集活动和密闭场所佩戴口罩,养成勤洗手、公筷制、分餐制、咳嗽和打喷嚏时注意遮挡等良好卫生习惯。认真抓好救助工作,畅通救助申请“绿色通道”,优化救助申请办理程序,及时提供办理低保、临时救助等服务帮助,将受疫情影响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救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