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政新闻 > 民政要闻

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河南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

时间:2023-11-20 来源:

11月20日,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河南民政领域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方面的进展情况和成果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上,河南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党培红在答记者问中介绍,全省民政系统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全面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加快推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切实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有序扩大低保等社会救助覆盖面

优化救助政策,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超前谋划,早在去年11月,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工作 巩固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的实施意见》,细化低收入人口认定措施,拓展专项救助范围,低保等社会救助扩围增效持续深入。省民政厅等6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若干措施》,适度放宽低保准入条件,细化渐退期、就业成本扣减等政策,对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弱势群体给予更多倾斜,17.3万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按“单人户”纳入低保,有序扩大低保等社会救助覆盖面。

动态监测259万户低收入家庭提升救助精准度

加强动态监测,优化河南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功能应用,完善社会救助资源库,与人社、医保、教育、乡村振兴、残联等部门开展常态化数据比对,动态监测295万户低收入家庭,对4.5万户突发严重困难的家庭发出风险预警,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救助,初步实现了对困难群众早发现、早预警、早救助。省级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共享数据扩展到12个部门41项,市级核对业务向就业援助、法律援助、慈善救助等领域延伸,共享数据达到60余项,持续提升救助精准度。

推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

创新救助模式,全面推行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加大对非本地户籍流动人口救助力度,今年前三季度全省临时救助13.7万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1.6亿元。充分发挥慈善等社会力量在巩固脱贫成果中的重要补充作用,建立省市县三级“困难群众救急难慈善专项基金”187家,为5.6万遭受重大突发事件的困难群众提供救助帮扶,推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记者 申华 王怡潇)


责任编辑: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