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垣市扎实推进“乡村著名行动”
让乡村“有名”更扬名
近年来,长垣市以“乡村著名行动”为契机,坚持统筹谋划、多措并举、真抓实干,深入挖掘地名文化资源,强化地名管理服务,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坚持统筹谋划,因地制宜推进实施
成立“乡村著名行动”工作专班,及时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组织研判、协调,开展日常督查,并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查摆乡村地名建设短板,摸底排查全市乡村道路中“有地无名”问题,建立问题清单,进一步细化明确目标任务、推进举措和步骤安排。目前,已印发《长垣市民政局关于开展“乡村著名行动”点亮乡村地名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建立统一的地名命名规则和管理标准,已解决2731条“有地无名”道路命名问题,不断促使乡村地名管理服务水平提升。
坚持多措并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深挖狠抓地名探源工作。近期,由长垣市民政局编纂的《河南省长垣县地名志》付梓面世,收录各类地名5000余条,完整而系统地反映了长垣各类地名历史演变与现状。加大地名历史文化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媒介宣传地名历史文化解析、《地名管理条例》、《地名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内容。通过加大乡村地区地名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宣传和综合利用,积极引导专家学者、乡村百姓和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地名命名更名、采集上图、文化宣传保护等工作,乡村地名管理服务水平实现跃升,地名助力乡村振兴作用充分显现。
坚持真抓实干,实施成效正在显现
在命名设标方面,长垣市注重将历史文化、民族精神、时代风范融入地名之中,命名了一批富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新地名,提振乡村精气神。例如,蒲西街道云寨村所有道路名称全部以“花”命名、芦岗西陈村对村内31条道路街巷没有名字的道路全部以论语命名……目前,全市新命名乡村道路2731条、城区道路38条,一批乡村街巷有了温暖的名字,畅通了乡村邮路,打通了治理“末梢”。
在地名信息服务方面,长垣市积极推广“乡村著名行动”采集上图微信小程序,依托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和互联网地图,针对长垣市乡村地区自然地理实体、乡村道路街巷名称,特别是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农业产业、公共服务等设施名称的命名情况(如特色旅游景点、乡村旅游示范点、农家乐、乡村文化广场、农业合作社、采摘园、种养殖基地、电商平台、快递物流点等),由村级地名服务队对本地地名信息进行采集上图,县级地名管理员逐条逐项审核入库。截至目前,共采集录入兴趣点769个。
在地名利农惠农方面,长垣市深挖地域地名文化,用独特的地名文化故事为文旅项目增添文化含量,积极探索“地名+农产品推广”“地名+文化”“地名+美食”“地名+旅游”等多种形式推动地名文化产业化、实体化、效益化进程,发挥地名品牌价值,助力“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建设,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例如孟岗镇伯玉村,以“君子文化”为切入点,积极谋划、打造集文化旅游、美食、研学、康养为一体的“旅游村”,引进华艺钧瓷馆、涵山书画院、杜记私房菜等新业态20余个,目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38万元。蒲西街道云寨村所有道路名称全部以“花”命名,村里大街小巷种满了各种各样的绿植、花卉,沿路房屋墙体全部为彩绘墙体,利用优美景观,村里开展了民宿、农家乐、采摘园等,发挥地名品牌价值;米屯村依托长垣“厨师之乡”“美食名城”的美誉,大力宣传米屯乡村美食,打造“美食名村、米屯味道”特色地名文化名片。